[经济学]第十二章 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ppt

[经济学]第十二章 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第十二章 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

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经济资源加速经济增长。 1. 全球产业链 从PCC到PRC: 全球范围内的PRC战略 1.全球产业链对我国影响 旧有的 格局:“资源地区”与“生产区域”服务于“对外出口”的单向循环 1. 对策 构建新的国内PRC格局:“资源地区”与“生产区域”互为“产品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双向循环。 3.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转变 转变之一:区域发展重心迁移 改革开放至今,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次第崛起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序实施,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经历了一个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梯次推进过程。至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区域格局已经基本清晰。 北上(沿海北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 西进(沿大江、大河及主要交通干线西进:如重庆两江新区) 南扩(以原有发展重点为核心向周边扩散:如厦门扩区、深圳扩关) 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发展单元——沿海北上 跨区高铁建设 3.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转变 转变之二: 区域战略单元分化 2009以来,区域经济发展28大新国家战略集中制定,打破原有的大板块格局,区域战略单元分化、细化 3.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转变 转变之二:空间发展形态升级 与珠三角等地发展起步时所处的局部区域化阶段基本依赖产业、城市等“增长极点”而增长的局面有所不同,进一步的突破将有赖于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空间扩散与组团承接。 与此相对应,区域空间发展单元的精细化、网络化和“极群化”发展成为主流,特定区域的空间发展形态将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内各级城市群落的协作,通过区域性“增长极群落”之间的协调整合而获得大规模的效益溢出,实现多极互动的全面发展。 中国万亿省市列表 2009 省市GDP列表 3.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转变 转变之三:区域开发阶段演进 中国区域开发进程与国际产业转移进程相对应,形成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应了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历史阶段和空间进程 我国:区域开发的重心迁移对应了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的阶段转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各行各业制造基地逐渐东移,中国已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制造基地 我国区域开发的3阶段演进 THANK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 80年代:东部沿海开放战略 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 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 2009年:成渝综改区 2009年5月:海峡西岸经济区 2006年1月:北部湾经济区 2008年:武汉长株潭综改区 2009年江苏沿海地区 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 2009年11月:长吉图发展战略 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战略 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极群化增长 全国范围内,增长极点向增长极群,最终向增长极域的转化已是大势所趋,在此基础上,增长极群落之间、之内的区域统筹发展已是特定区域发展的无法忽视的现实背景。 2001年 广东省 2002年 山东省、江苏省 2004年 浙江省 2005年 河南省、河北省 2006年 上海市 2007年 辽宁省、四川省 2008年 福建省、湖南省、湖北省 2009年 安徽省、北京市 (14个) 广东省 37775.49 山东省 33621.32 江苏省 33478.76 浙江省22716.98 河南省19724.73 河北省17067.99 辽宁省14696.23 上海市14344.73 四川省14050.78 湖北省12566.05 湖南省12299.85 福建省11855.08 北京市11469.28 安徽省10191.48 2 3 4 5 1 1800年代后期 – 美国的工业革命加速了全球低成本制造基地从欧洲向美国转移 1950年代和60年代 – 战后的日本把自己重建成一个低成本制造基地 1970年代后期和1980年代 – 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全球重量级的发达国家与其相邻的韩国转而成为低成本制造中心 1980年代后期 – 低成本制造基地向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和台湾转移 1990年代 –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巨大的市场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制造基地 2 3 4 5 历史上制造基地的转移 1 1990-2010 切入全球价值链 2010-2030 构建国家价值链 2030-2050 引领国际价值链 Ⅰ:切入全球价值链阶段 珠三角 轻工 From:香港 长三角 电子 From:台湾 重化、现代服务业 From:欧美日韩 阶段1:衍生能够连接GVC的附属价值链 阶段2:构建能够适应本土市场的独立NVC ? 通过本土市场的巨大能量,以NVC引领GVC 环渤海 我国区域开发的5阶段演进 Ⅱ:构建国家价值链阶段 Ⅲ:引领全球价值链阶段 珠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