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文化经济学的概述.ppt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讲文化经济学的概述

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第一讲 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区分几个概念;文化经济学的开端;3. 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4. 研究方法文化经济现象 1.区分几个概念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科学(the science of rational choice), 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在资源稀缺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是有限的)世界里, 通过什么方式来合理选择, 以决定用稀缺资源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问题的一门社会科学。 文化学其一,将在广泛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框架下使用词语“文化”来描述一整套为某一群体所共有的态度、信仰、传统、习俗、价值观和惯例。其二,有更多实用方面的考虑,它表示与人类生活中的智力、道德和艺术方面相关的人类活动(无形)与活动成果(有形)。而两者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一个以经济学为系统工具和参照系,以文化艺术活动为变量和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核心问题有二:“大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问题的视阈里硕果累累,包括韦伯(Max Weber)关于文化和宗教对经济体系影响的研究,也包括诺思(Douglass C. North)对意识形态作为合约实施的变量影响经济发展的新锐观点。这也是中国学者概括的广义文化经济学,研究一切文化经济现象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包括文化工业经济、文化旅游经济、文化贸易经济以及国防文化经济和文化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经济、文化产业经济等。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接受经济的主动性)[1]李娟伟,任保平. 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经济科学,2013,04:5-15.[2]崔峰,李明,王思明.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156-164.[3]王国刚. “一带一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J]. 国际金融研究,2015,07:3-10.[4]段杰,张娟. 基于灰色预测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1:457-460.[5]韩顺法,陶卓民,肖泽磊. 我国区域文化创意指数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效应[J]. 经济地理,2012,04:96-102.[7]谢植雄,叶妙君. 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 人文地理,2004,06:26-29.[8]王云,龙志和,陈青青. 中国省级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 南方经济,2012,07:69-77.[9]王婧. 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因素[J]. 统计与决策,2008,03:111-114.[17]陈石清,李健健,龚芳. 文化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6:98-101.[18]陈宪,韩太祥. 文化要素与经济增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9:12-18关于第二个问题: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及文化资源配置的研究则进展缓慢,这也是狭义文化经济学,研究以个别文化领域里的文化经济活动为研究队形并解释其发展规律与特征,如版权经济学、电影经济学、图书经济学、艺术经济学,而且狭义的经济学与其分别归属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为接近。(接受经济的被动性)[1]胡智锋,顾亚奇. 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1:23-25.[2]杨婧岚,欧阳宏生. 感性与智性:电视娱乐的文化生产——基于电视娱乐理论和实践的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0:66-71.[3]赵曦. 西方公共电视体系中的纪录片生产与传播——以PBS运营模式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0:68-72.[4]吴月艳,符红娟. 电视综艺栏目中的植入式广告研究——以湖南卫视为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27-130.[5]刘俊,胡智锋. 多元类型的“井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J]. 中国电视,2015,02:22-25.[6]石岩. 电视剧植入广告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 传媒,2015,11:66-68.[7]刘晓博,胡国平,黄昭昭. 广告业与新媒体的互动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8:176-180.[8]张红军. 论多屏时代电视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J]. 中国出版,2015,14:33-37.[9]蒋淑媛.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网络舆论场分析[J]. 中国电视,2015,07:60-63.[10]. 电视广告投放总量首次下滑 卫视马太效应明显[J]. 新闻记者,2015,08:93.[11]秦佳. 从常州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