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com 666527 第一章 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是什么? 教育官员:课程即计划 课程专家:课程即经验 学科专家:课程即知识与技能 教师代表:课程即教材(教科书) 学生代表:复杂的课表+讨厌的教材+恐惧的考试 课程 是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 活动、增加体验。 课程不仅是教材 课程不仅是课或学科 课程是随“儿童”、“普及教育”而来的 课程是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而且还是一种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学科指导性文件) 定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作用: 是编写教材的指南 是教学语文的指南 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 结构:1、学科性质的阐述 2、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的确立 3、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 4、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 5、实施建议 第一节 语文学科的性质 一、语文学科的由来 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不单独设置语文课。古代社会中语文教学是: 1、汉代入学刚开始学六书,接着读经书。 2、宋朝以后,出现蒙学读物,“三”“百”“千”,“中年级”则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学校课程。 4、清末学堂,初小设“中国文字科”,高小设“中国文学科” 5、辛亥革命后(民国),小学设“国文”,但仍是文言形式。 6、五四运动后,出现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小学为“国语”,中学仍为“国文” 7、新中国成立之初,将中学的“国文”和“小学”的“国语”,统一改称为“语文”。 语文? P.18 叶圣陶先生当时为华北行政区出版署主任,主持新语文教材的编写,谈及“语文”定名之事说: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本意合矣。”(叶圣陶) 语文就是指语言,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也可理解为语言和文章。 “语文”一词的内涵:尚未统一 1、口语+书面语=言语+语言(文学)=语言文学 2、语言+文学 3、语言+文章+文学 4、语言+文化 语言{ 语文 文字——汉字(文章、文学) P.19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手势语、信号灯、旗语等相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 (一)工具性(语言文字文体形式)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特点之一,是人有语言,人通过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 2、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人们在想心思的时候,如打腹稿阶段:思考问题,筹划某事时,都在思维,思维凭借的是概念,而概念是由语言表达出来的。 3、语文学习的工具 人类的知识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要继承人类遗留下来的知识,必须会读;小、中、大学的知识也大多以文字形式书写贮存的,要学好其他学科,也要掌握文字。 (二)人文性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历代文学形式: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 说和各种典籍所载的物质形式之中。 2、历代观念意识和历史文化,科学理论和技艺水平 3、最核心是贯穿历代具体文化内容之中的民族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民族文化遗产,并对这些文化遗产批判、继承、补充、阐释,建立出一套适应21世纪的价值观、人生观,内化为个人的人生准则,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自己。 我们教语文,就要体现人文学科的学习特点: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理解,注重创造过程、创造思想、批判性思维。 方式:感知、揣摩、体验、移情、内省、讨论、评价、批判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1)形式 — 内容—形式—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练习 (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