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t2011信息光学第一讲绪论、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st2011信息光学第一讲绪论、第一章

信息光学 (光学信息技术原理及应用) 绪论 20世纪光学的 主要特点 1、光学领域的扩展 20世纪光学的 主要特点 2、应用功能的扩展 光学工程 —— 综合技术学科 20世纪光学的 主要特点 3、研究内容的扩展 激光核聚变: 神光II装置 载人航天飞行: 神舟5号 风云II号气象卫星 2.16m 反射望远镜 中国第一台激光器(1961) 激光体全息高密度存储实验系统 激光全息防伪人民币(建国50周年纪念币) P68上图 光学频谱分析的相干光源 空间频率滤波系统 空间滤波的应用举例 用低通滤波器消除图象中的高频干扰 相干光学信息处理实验 图像相减的实验结果 微分滤波(边缘增强)的实验结果 激光单光束三维传感 鞋楦测量仪示意图 鞋楦测量结果 奥迪轿车车身在线三维测量系统 激光测距与激光雷达(1) 激光测距与激光雷达(2) 微光夜视技术 许多学科分支和方向 已形成大规模的产业 全世界光学和光(电)子学技术产业规模 1995年 达 700亿美元 2000年 达 1030亿美元 2010年 达 2000亿美元 机械领域: 激光加工: 打孔、切割、焊接、表面处理 激光光刻、激光微细加工、X射线光刻 能源领域: 太阳能电池、激光核聚变 —— 空间卫星的能源,地球能源 重返大气层多弹头导弹的 拦截 目前 电子计算机 的计算速度举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上海市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成果 航空、航天 中长期天气预报 地震预测、预报 超大量卫片的图像处理 20世纪光学的 主要特点 光子技术的优越性 全息信息存储 中国的光学(光子学)已经对高科技、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产生了影响。可以预期,光学(光子学)在21世纪将会像20世纪的电子学(微电子学)那样大发展。让我们一起为迎接光学(光子学)方面的重大突破而欢呼吧! --王大珩 信息光学-傅里叶光学 信息光学的研究方法和用途 将信息科学中的线性系统理论引入光学 把光学成像系统看成一种二维的图像信号的传输和处理系统 由空间域扩展到空间频率域对光学成像系统进行空间频谱分析 光学系统的单一成像功能扩展到二维信息处理 应用:二维信号(图像)的各种运算方法,图象处理与识别技术,高密度信息存储的光学方法,三维面形测量,全息散斑干涉技术 信息光学的主要内容 第1章的主要内容是二维线性系统分析 ,抽样定理 第2章关于标量衍射理论,由傅里叶分析与综合导出近场及远场衍射公式 第3章关于光学系统的频谱分析,光学系统的成像过程和光学传递函数 第4章研究部分相干理论,即研究介于完全相干和完全不相干之间的情况. 第5章研究光全息学,全息存储、全息显示、全息干涉计量的基础 第8章讲述光信息处理的一般方法,二维图象信号的各种运算、非线性处理的光学实现、光计算及光信息处理的某些最成功的应用 教材 陈家璧、苏显渝主编:光学信息技术原理及应用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学习参考书 基本方法:读通一本书,以后在看参考书 《傅里叶光学导论》J。W。顾德门,第四版 科学出版社, 《傅里叶光学-基本概念和题解》吕乃光等编, 《傅里叶光学教程》黄婉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傅里叶光学》吕乃光,机械工业出版社, 《信息光学》苏显渝,科学出版社, 《Introduction to Fourier Optics》(second edition)J.W.Goodman 第一章 二维线性系统分析 把光学系统看成二维线性系统,而不是看成一个物理的成象系统或干涉衍射系统 抽象的系统概念:某种装置,当施加一个激励时,它呈现某种响应 电路网络,它的输入和输出是一维时序电信号 光学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是二维空间分布物与像 系统定义为一个变换 系统的边端性质 系统可以用算符来表示 定义二维输入函数 二维输出函数 光学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可以表示为 图1.1系统的算符表示 1.1 线性系统 1.1.1线性系统的定义:如果 对于任意复常数 ,在输入函数为 交换加法(乘法)与算符的顺序,得到输出函数为 图1.2 线性系统的叠加性质 基元函数 如果任何输入函数都可以分解为某种“基元”函数的线性组合,相应的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