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高中语文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参考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此诗写安闲栖息的白鹭用了一个“拳”字(结合注释理解“拳”的意思),极尽妙处;写高飞云端的鸿雁,因天空辽阔,用了一个“退”字,颇有情趣。由此确定“拳”、“退”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然后分析“炼字”的妙处,先看诗句写什么内容,再看所“炼”之字在诗句景物描写或情感表达方面富有怎样的表现力,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雁在广阔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在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解析:解答此题,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理解。常规思路是:①透视意象,感悟思想内容;②找出抒情句,分析作者情感;③联系全诗,简要阐释。 参考答案:作者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中归去。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四句写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首先指出“遍”字写出了什么样的事物情状,然后指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遍”字写出鹤巢和松树之多,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同时与下句的“稀”字构成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2)解析:这类题目标准答法必须要答关系,参考答案给出的是采分点,由于各省市的要求不一样,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规范答法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回答作者情感时,要考虑两个方面:1.对外物的情感;2.作者本身的心情。规范答法: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实战模拟 1.(2010年湛江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北宋]王珪①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②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①王珪:北宋名臣,诗为王珪任左丞相时作。当时宋与西夏开战,惨遭“永乐之败”,丧师20万,神宗“临朝痛悼,为之不食”。②暮吹:暮风,晚风。 (1)结合诗句简析第三联中“惊”字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为“怀古”,但只有末句“风流”二字点到“古”,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请从“景”和“情”的角度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炼字,要求分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注意要把该字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表意来分析。 参考答案:“惊”字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写出了晚来秋风之劲急,红叶飘飞之凌乱,也写出了内心之忧,生动精警。 (2)解析:为什么着重于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