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1
2.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目的不同以及欺骗的程度 的不同。 2.诈骗罪与其他特殊诈骗罪的区别。 诈骗罪与包括7个罪名的金融诈骗罪及合同诈骗罪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后者既侵犯他人财产权利,又侵犯金融管理制度或合同行为管理制度。(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尽相同。前者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而后者的欺骗只是发生在集资、贷款、保险等特定的活动范围,或者是信用卡、信用证、有价证券等特定物的使用活动中,或者是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因而其诈骗手段都有其特定范围内的特殊性。(3)犯罪主体不尽相同。前者限于自然人主体;后者有部分犯罪的主体包括单位,如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 四、抢夺罪(第267条第1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2年7月15日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抢夺罪的主要构成特征是:(1)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公然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但若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 (3)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之目的。 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抢夺罪和抢劫罪都是行为人当着被害人的面公然实施夺取财物的行为;主观上都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为直接故意;主体都是一般主体。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2)侵犯的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抢夺罪是趁人不备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在夺取财物的过程中,遭到被害人的反抗,转而使用暴力、威胁方法强行夺取财物,此时应当直接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五、聚众哄抢罪(第268条)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集多人公然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聚众哄抢罪具有如下主要特怔: 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参加哄抢的人中,只有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六、★侵占罪(第270条)(一)侵占罪的概念与特征侵占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或拒不归还的行为。 侵占罪具有如下主要特怔: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三种,即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或拒不归还的行为。(1)侵占行为的突出特点是“变合法持有为非法所有”,即行为人业已合法持有他人财物。这是构成侵占罪的前提条件。(2)侵占行为是将合法持有的财物,非法据为已有。拒不退还,是指物主或者有关机关要求退还或交出财物,而拒不退还或交出。(3)侵占他人财物,必须是数额较大。 (二)侵占罪的认定1.侵占罪与不当得利的区别。 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依据而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种受损害的利益却被不应得到该利益的人所获得,即为不正当利益。 不当得利与侵占罪都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但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1)二者产生占有他人财物故意形成的时间不同。 (2)二者行为有主动与被动之分。 (3)行为性质和法律后果不同。 2.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关键在于划定借贷纠纷与侵占罪的界限。应当特别注意区分借用关系中借用特定物拒不退还与借用种类物拒不退还两类不同情况,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取得对财物的所有权。前者可以构成侵占罪,后者则纯属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 3.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侵占罪的完成有其特殊性,即应当以行为人表示拒绝退还为标准。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经要求拒不退还或交出,这种法定结果的发生就是侵占罪成立的标志。排除了侵占罪未遂存在的可能性。 七、★职务侵占罪(第271条第1款)(一)职务侵占罪的概念与特征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本田裂行维修手册全一本_本田SDH125T-31摩托车维修手册.pdf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培训PPT】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应用.pptx
- 附录一、卫生部颁《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草案).pdf VIP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植物基因技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所有课件).ppt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方区域AGC发电单元调频指标计算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