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2
【思考】 太阳能电池与锂电池是否是一回事? 本质上的区别(能量的转换) 太阳能电池: 光能 电能 锂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如果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除体积功外还做非体积功w’,则吉布斯函数变判断就变为: ΔGw’ 自发过程 ΔG=w’ 平衡状态 ΔG w’ 非自发过程 即 等温等压条件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w’)等于其吉布斯自由能( ΔG )的减少: ΔG≤w’ max 如果反应是热力学可逆的,上式取等号,如果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取小于号。 所以反应过程能够对环境做的非体积功为 W’= ?r G?m(298. 15) = –212. 47 kJ·mol–1 如果非体积功是电功,就意味着,反应系统每进行1mol的化学反应,系统最多可以对环境做212.47KJ的电功。 二、原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 正极反应:得到电子 (还原反应) 负极反应: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总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 【思考与训练】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在等温等压下,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G的减少量-ΔG等于体系所做的最大非膨胀功: 测得某铜锌原电池的电动势为1.06V,并已知其中c(cu2+)=0.02mol.dm-3,问该原电池中c(zn2+)为多少? 设有三个电极A+|A, B+|B和C+|C,电极电势的大小次序为?(A+|A)?(B+|B)?(C+|C) 由这三个电极两两组合,可以构成三个原电池: 原电池(1) C+|C┆┆ A+|A 原电池(2) C+|C ┆┆ B+|B 原电池(3) B+|B ┆┆ A+|A 根据电极电势大小可知,在原电池(1)和(2)中,电极 A+|A和电极B+|B都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但在由电极A+|A和电极B+|B构成的原电池(3)中,由于电极B+|B的电势比A+|A的低,所以这时电极B+|B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判断—— 一、一次电池 是指放电后不能充电或补充化学物质使其复原的电池。 1.锌锰干电池 (-) Zn︱ZnCl2 ,NH4Cl(糊状)︱ MnO2︱C (+) 其电动势为1.5V,优点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使用最广,缺点是产生的NH3气能被石墨棒吸附,导致内阻增大,电动势下降,性能较差。 2.锌汞电池 三 化学电源与环境污染 电极超电势的存在,使得电解所需外电压增大,消耗很多能源,故常需设法消掉超电势。但是超电势也带来便利。 如,利用电解在铁板上镀锌时,因为 2. 阳极氧化 3.电刷镀 5. 电抛光 6. 非金属电镀 金属腐蚀的主要害处,不仅在于金属本身的损失,更严重的是金属制品结构损坏所造成的损失比金属本身要大到无法估量。 腐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经常对安全构成威胁。 面对这样惊人的数据和金属腐蚀危害事实,大家有没有想过,铁怎么会被腐蚀?怎样防腐? 一、化学腐蚀 二、电化学腐蚀 三、生物腐蚀 4.5.2、金属的腐蚀速率 一、金属材料的耐蚀性 二、防止介质对材料的腐蚀 三、电化学保护法 四、化学腐蚀的利用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缓蚀剂是指添加腐蚀性介质中能阻止金属腐蚀或降低腐蚀速率的物质。 缓蚀剂的种类繁多,有用于酸性、碱性或中性液体介质中的缓蚀剂,有气相缓蚀剂等。习惯上常根据缓蚀剂的化学组成,把缓蚀剂分为无机的和有机的两类。 缓蚀剂法 无机缓蚀剂:具有氧化性的K2CrO4、 K2Cr2O7、NaNO3、 NaNO2 等,在溶液中能使钢铁钝化,使金属与介质隔开,从而减缓腐蚀。 生成的难溶碳酸钙覆盖于阳极表面,增强了电极的极化作用,阻滞了阳极反应,从而降低了金属的腐蚀速率。 非氧化性的无机缓蚀剂,如 NaOH,Na2CO3,Na2SiO3,Na3PO4 和 Ca(HCO3)2 等,能与金属表面阳极部分溶解下来的金属离子结合成难溶的产物,覆盖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膜,例如: Fe2+ + 2 OH– = Fe (OH)2↓ 3 Fe2+ + 2 PO43– = Fe3(PO4)2↓ 又如 Ca(HCO3)2 能与阳极附近所形成的OH-进行如下反应: Ca2+ + HCO3–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