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第六章 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学第六章 1.ppt

关于偃师商城的性质 1.认为偃师商城为成汤所作的亳都。即“西亳”说。 2.而以郑州商城为成汤所居之亳的学者(“郑亳”说),对偃师商城的性质有不同意见 (1)认为是商初的陪都; (2)太甲的“桐宫”; (3)商灭夏后在此所建立的一座军事重镇。 (二)、分期、分布与年代 1.分期 一般分为两期,即二里岗上层和二里岗下层。后来每期又细分出两段,分别称为二里岗上层早、晚段和二里岗下层早、晚段。 二里岗下层早段 文化分布图 主要分布于郑州-伊洛一线,兼及晋西南和关中东部地区。 2.分布 二里岗下层晚段 文化分布图 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向北达到河南最北部,向东占有豫东和江淮西部,向南抵达鄂东北。 二里岗上层早段 文化分布图 二里岗文化发展到全盛时期,分布范围向北直到太行山以北的壶流河流域,向东又延伸到了山东省西半部和江淮东部。 二里岗上层晚段 文化分布图 商文化向外扩张的迅猛势头有所减弱,只是向山东腹地有所纵深。 二里岗文化地方类型 3.年代 相对年代:晚于二里头文化,早于殷墟文化。 绝对年代:BC1600-BC1300年,相当于成汤至盘庚迁殷前二十位商王在位的时间。 (三)、二里岗文化的主要特征 1.陶器特征 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褐陶、釉陶、硬陶和原始瓷器; 流行绳纹,另有少量旋纹、压印纹和附加堆纹; 炊器主要有陶鬲、甗、斝; 盛贮器主要包括大口尊、深腹盆、簋、豆、捏沿罐等; 酒器有爵、泥质斝,少见盉。 2.其他文化特征 (1)青铜器进一步流行,出现了许多新的容器、兵器和生产工具。 (2)流行深窖穴; (3)土坑竖穴墓,流行腰坑,有的墓葬有殉人和殉狗现象; (4)杀牲、杀人为建筑物奠基; (5)卜骨以牛骨为主,有灼有钻,但无凿。 三、 殷墟文化 (一) 发现、命名和典型遗址 《尚书?盘庚》:“盘庚迁于殷”。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与(章邯)期洹水南殷墟上”。 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 1.宗庙宫殿区 53座夯土基址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15座年代最早,可能住人;乙组21座年代次之,可能为宗庙;丙组17座年代最晚,似祭坛。 甲组 乙组 丙组 2.王陵区 王陵区位于洹河以北的侯家庄、武官村北。 共发掘带墓道的大墓13座,分为东西两区,祭祀坑近1500座。 王陵区大墓及祭祀坑 3.居住址、手工业作坊、族墓地 分布在洹河两岸。 (二) 分期、分布与年代 1.殷墟文化分为四期: 殷墟一期 约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早期; 殷墟二期 约武丁晚期、祖庚、祖甲; 殷墟三期 约廪辛、康丁、武乙、文丁; 殷墟四期 约帝乙、帝辛,最晚或可延续到西周初年。 2.殷墟文化的分布 殷墟文化分布示意图 中心地区是豫北冀南地区,即滹沱河以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京广线以西。 殷墟文化分布区收缩的原因 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有多种原因,而其中地方性文化对商文化的排挤和北方草原牧人因气候干冷影响而南下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3.年代 殷墟文化的相对年代晚于二里岗文化而早于西周周文化; 绝对年代为BC1300—BC1046年,即盘庚至帝辛的商代后期。 1.陶器特征 以灰陶为主,流行绳纹; 炊器以鬲、甗为主,盛贮器主要有簋、豆、盆、罍,酒器主要有觚、爵; 高岭土烧制的硬胎仿青铜器的白陶,是殷墟文化陶器中的珍品。 (三) 文化特征 2.其他文化特征 (1)青铜铸造技术达到高峰,容器厚重端庄,种类繁多,纹饰精美; (2)深窖穴; (3)流行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葬有腰坑; (4)人祭、人殉现象常见; (5)用牛肩胛骨和龟甲占卜,钻凿兼施。出现甲骨文。绝大多数为王室占卜的卜辞,也有非王卜辞,时代从武丁至帝辛。 四、西周周文化 西周周文化的涵义 所谓西周周文化,其本意是指西周时期周人的文化。而从考古学上一般用来指代以丰镐、周原等遗址的西周遗存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 (一)、重要遗址 1.周原 该遗址位于今陕西扶风、岐山两县交界处的岐山以南、渭河以北。范围包括了法门、京当、黄堆三个乡,面积约15平方公里。时代从先周至西周末年。 2.丰、镐遗址 丰、镐是两个距离很近的周人都邑,位于今西安市区以西。文献分称丰京和镐京,或合称宗周。二京分别是文王、武王所建(“文王作丰”、“武王宅镐”),以镐为都后,丰京仍然使用。BC771年,即周幽王末年,都城为战火所毁。 3.东都成周 据文献记载,其位置当在洛河北岸的涧河与瀍河之间。目前发现的西周遗存集中于瀍河两岸。 (二 )分期、分布与年代 一般是以陕西关中地区尤其是沣西的发掘为基础,可归纳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武、成、康、昭王; 中期:穆、共、懿、孝、夷王; 晚期:厉、宣、幽王。 绝对年代范围:BC1046-BC771年。 (三)、文化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