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一).ppt

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一).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一)

复习专题九 戊戌变法 变法背景 政治: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 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 民族资阶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宣传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的论战 * 课标一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学习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3.知道“公车上书”。 1、维新运动在19世纪末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B、甲午战败的震撼 C、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变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下列属于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是 ①康有为②王韬③梁启超 ④郑观应 ⑤谭嗣同 课标二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学习要求 1.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3.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4.认同变法图强、文明进化的价值观。 基本线索 第一阶段—康、梁等维新思想的传播19C末 第二阶段—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活动 第三阶段—百日维新(高潮1898) 变法的内容、变法法令的意义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1895公车上书—揭开变法序幕 论战、创办报纸、设立学会、学堂、施纲 (03江苏)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B、强学会的成立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公车上书 19世纪末, 维新思潮得以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关键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19世纪末, 康梁维新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纲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是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 自幼受严格教育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阶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定宪法, 是他们( ) A、不敢出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以减少变法阻力 课标三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习要求 1.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2. 知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4.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变法的意义 1、是一次资阶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性。 2、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西学成为社会时尚,变革成为潮流 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促成了资革时代的到来 突出的历史功绩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