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建史之17探索02.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建史之17探索02

* 新建筑探索时期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 ?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了芝加哥学派,它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883年到1893年之间。它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 。 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是工程师詹尼。1879年他建造了第一拉埃特大厦(First Leiter Building)七层货栈,这是砖墙与铁梁柱的混合结构。而1885~1887年,理查逊(H.H.Richardson)设计的芝加哥马歇尔·菲尔德百货批发商店(Marshall Field Wholesale Store),虽然仍采用传统的砖石墙承重结构,而在外形上已摒弃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虚假装饰。它那简洁明确的手法,反映了芝加哥学派的显著特征 。 1891年,伯纳姆与鲁特(Burnham and Root)设计的蒙纳诺克大厦(Monadnock Building),这座16层的建筑是当时在芝加哥用砖墙承重的最后一幢高层建筑。 在立面上,没有壁柱也没有线角装饰,而光光的外表,曲线的檐口与突出的窗户,既不同于虚假的折衷主义,又是合乎结构逻辑的表现,使传统砖石建筑采用了新的形式,符合当时业主的功利与实惠的要求。 1890~1894年,瑞莱斯大厦,伯纳姆与鲁特(Burnham and Root)设计,具有古典的外形与框架的结构,以透明与比例的纯净在当时闻名于世。基部用深色石块砌成,与上部大玻璃窗和白色面砖的塔楼形成强烈对比。 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过建筑,1873年到芝加哥,曾在詹经建筑事务所工作。后来去巴黎,再返回芝加哥开业。沙利文是一位非常重实际的人,在当时时代的影响下,他最先提出了“形式出随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otion)的口号,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 他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有一种形式,一种外部的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和别的东西互相区别开来。”要给予每个建筑物都有适合的和不错误的形式,这才是建筑创作的。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这是规律”“那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沙利文的代表作品是1899~1904年建造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Carson Pirie Scott Department Store)。它的立面采用了典型的“芝加哥窗”形式的网格式处理手法。 高层办公楼的典型形式,第一、地下室要包括有锅炉间和动力、采暖、照明的各项机械设备。第二,底层主要是用于商店、银行或其他服务设施,内部空间要宽敞,光线要充足,并有方便的出入口。第三,二层楼要有直通的楼梯与底层联系,功能可以是底层的继续,楼上空间分隔自由,在外部有大片的玻璃窗。第四,二层以上都是相同的办公室,柱网排列相同。第五,最顶上一层空间作为设备层,包括水箱、水这、机械设备等。高层建筑外形应分成三段:底层与二层形成一个整体,上面是各层办公室,顶部设备层可以有不同的外貌,窗户较小,并且按照传统的习惯,还加有一条压檐。 贝瑞 二十世纪初著名的法国建筑师贝瑞(Auguste Perret,1874~1955)善于用钢盘混凝土结构材料,同时也善于发掘析材料的表现力。 他最早的钢筋混凝土作品是巴黎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建于1903年,一座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间填以墙板,这样就组成了它朴素大方的外表,一切装饰都去掉了。贝瑞说:“装饰常常掩盖结构缺点”。 它在巴黎还建了一座庞泰路车库(Garage in the Rue de Ponthien,1905)与爱斯德尔(Esders)服装工厂(1919年),这两座建筑都显示出钢筋混凝土新结构的艺术表现力 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国在十九世纪末的工业水平迅速地赶上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法,而居于欧洲第一位。为了使后起的德国商品能够在国外市场上和英国抗衡,在1907年由企业家、艺术有、技术人员等组成了全国性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促使了德国在建筑领域里的创新活动。德意志制造联盟里面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师,他们认出了建筑必须和工业结合这一方向。其中享有威望的是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他以工业建筑为基地来发展真正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他认为建筑应当是真实的,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会产生前所未见的新形式。 透平机车间(AEG Turbin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