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规模化养猪环境控制专家谈 8
猪场应用热应激表
把温度和相对湿度结合起来计算热应激指数(HSI),根据热应激指数将温、湿度范围划分成三个区:警戒区、危险区和紧急区。
由于不同动物以及人类对温度和湿度的耐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本热应激表只适用于猪。
比如,与猪相对湿度下可耐受的温度要高得多。猪没有汗腺。随着温度升高,环境与动物体表的温差缩小,这时候必须通过蒸发方式才能有效散热。
猪的热应激表
热应激指数分区
下面针对各区的热应激指数列出了推荐的管理措施。
警戒区
准备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加强通风;打开冷风扇(如果有的话); 观察动物的行为,看有没有应激的征兆,如:喘气或张开口腔;保证充足的饮水。
危险区
向动物身上撒水或喷雾(这一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通风);打开蒸发式散热板,开启隧道式通风(如果有的话);可能的话,向动物吹风,风速为4.5~5.4公里/小时;定期冲水;密切观察动物的状况。
紧急区
避免猪只运输;除采取上述针对危险区的措施之外,最热的时间段还应停止供料;在光照可调的猪舍里,还要降低光照以便降低猪群活动,从而降低体热。
夏季养猪外降温与内降温效果比较
外降温是降低猪体环境的温度,内降温是降低猪体的温度;相比二者效果,内降温的效果比外降温要好。
原因是因为内降温可以使体内多余的热量释放出去。对猪来说,内降温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采食或饮水,降温的饲料和饮水变成高温的粪尿,会带走大量热量;让猪多喝水除了降低水温外,还要注意夏季饲料中的食盐浓度要加大。二是通过吸进干燥的空气,变成湿润的空气,通过体内水分蒸发带走体热,这一点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吸入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浓度差,如果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浓度一样,那就没有降温的作用;而如果二者浓度差很大,那降温效果就会很好;保证让猪吸进干燥的空气是内降温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气温很高到但湿度小时,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并不是很高,但湿度很大时母猪会热死;主要的原因是降温不起作用的缘故。
畜牧场消毒中常见的误区
一、消毒不彻底
一般情况下畜牧场的消毒方法有3种,即带畜(喷雾)消毒、饮水消毒和环境消毒。这3种消毒方法可分别切断不同病源的传播途径,相互不能代替。
带畜消毒:可杀灭空气中、畜体表面、地面及屋顶墙壁等处的病原体,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及控制飞沫、气流传播疾病有重要意义,还具有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防暑降温的作用;常见的误区是根据畜体或设备的表面是否可见消毒液判定消毒操作的成败,而不是根据雾滴在舍内的悬浮时间,所选择消毒药杀灭病毒、细菌的有效时间来判定。
饮水消毒:可杀灭畜禽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并净化肠道,对预防消化道病有积极意义;常见误区是为了保证畜群没有腹泻,持续饮用消毒药,对消毒药饮水时的酸碱度很好的关注,以致于伤害到动物体内正常的微生物群。一般情况下,偏酸性环境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积极作用。
环境消毒:包括对畜牧场地面、门口过道及运输车等的消毒;常见的误区是不能正确地更换消毒药,出现酸碱中和的问题;冬季时伺未能考虑环境温度对消毒药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而随意更换消毒药。
二、消毒液选择不当
选择消毒药时不是针对畜牧场面临问题的目标病原,而是过多地考虑成本因素,选择一些炒作概念、同药异名、价格低廉的消毒药。
三、忽视了影响消毒的因素
选择消毒药时未考虑消毒药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污染程度的要求,在寒冷的冬季选择了低温下无或很低消毒作用的火碱,在干燥、低温条件下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等错误做法,不可能获得消毒效果的。
温度:一般情况下,消毒液温度高,消毒效果可加大。实验证明,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 ~12 摄氏度。杀菌效力增加1倍。另外,在熏蒸消毒时,需将舍温提高到20摄氏度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 否则效果不佳。
湿度:很多消毒措施(气体消毒)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如熏蒸消毒时需将舍内湿度提高到60 %~70 %,才有效果;生石灰单独用于消毒是无效的,需洒上水或制成石灰乳等。
污物或残料:灰尘、残料( 如蛋白质) 等都会影响消毒效果,尤其在进雏前消毒育雏用具时,一定要先清洗再消毒,不能清洗消毒一步完成,否则污物或残料会严重影响消毒效果,使消毒不彻底。
四、消毒液的浓度和剂量不准确
消毒液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浓度过高一是浪费,二会腐蚀设备,三还可能对畜群造成危害。另外,有些消毒药浓度过高反而会使消毒效果下降。消毒液用量方面,在喷雾消毒时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为宜,太大会导致舍内过湿,用量小又达不到消毒效果。
养殖户使用石灰消毒的误区
养猪专业户都知道,石灰价格低廉,容易购买,而且没有不良气味,具有消毒力强的特点,是无污染的消毒药。但是我们发现,有不少养猪户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没有达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