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 5 第四章 生理学 11 激素和外激素.ppt

普通昆虫学 5 第四章 生理学 11 激素和外激素.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昆虫学 5 第四章 生理学 11 激素和外激素

昆虫激素与外激素的比较 * 第十一节 激素和外激素 昆虫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微量化学物质。 昆虫分泌激素的器官包括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腺体内分泌器官两部分,形成统一的内分泌系统。 前胸腺 内分泌细胞和器官 神经分泌细胞 心侧体 咽侧体 1. 内分泌细胞和器官 1.1 神经分泌细胞 在神经细胞中,有一类体积较大,并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以脑神经分泌细胞为主。 神经分泌细胞的细胞体内可以合成神经分泌颗粒,含促前胸腺激素和黑化激素。 1.2 心侧体 位于脑后方、食道和背血管的两侧,为光亮、乳白色球体。主要功能是贮存和释放促前胸腺激素。 1.3 咽侧体 位于心侧体的侧下方,食道两侧附近,椭圆形,与心侧体紧密相连。主要功能是当受到促前胸腺激素的刺激后,分泌保幼激素(JH)。 1.4 前胸腺 前胸腺,又叫脱皮腺,位于头部或前胸两侧,是1对透明的带状细胞群体。主要功能是在促前胸腺激素刺激下,分泌蜕皮激素。如无翅亚纲成虫期仍然有前胸腺,所以成虫能不断脱皮。 1.5 咽下神经节 分泌滞育激素。 2.1 促前胸腺激素 又称促蜕皮激素,由前脑侧区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肽类物质。 2.2 蜕皮激素 又称蜕皮甾醇或蜕皮酮 2. 昆虫激素 2.3 保幼激素 由咽侧体分泌,是多种半倍萜类的总称,包括JH?(十八碳保幼激素)、JH?(十七碳保幼激素)和JHШ(十六碳保幼激素)等。保幼激素具有维持幼虫特征,阻止变态发生的作用。 促前胸腺激素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调节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蜕皮激素启动与调整蜕皮过程,保幼激素规定每次蜕皮后昆虫的发育方向,即发育为幼虫或产生变态形成蛹或成虫。高浓度的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一起促使幼虫到幼虫的转变,低浓度的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一起促使幼虫到蛹或成虫的转变。 3. 激素对变态的调节 外激素又称信息激素,是由昆虫个体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或异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作用。 4. 外激素 种间作用 他感化学物质 Interspecific action allelochemical 利己素 allomone 利他素 kairomone 互利素 synomone 同抗素 antimone 种内作用 外激素(信息素) Intraspecific action pheromone 信息化学物质 semiochemical 性抑制外激素 性诱外激素 标迹外激素 告警外激素 群集外激素 信息化学物质分类图 4.1 外激素种类 包括:性抑制外激素(蜂王物质)、性外激素(蛾类)、告警外激素、集结外激素(小蠹)和标迹外激素(蚂蚁)等。 4.2 外分泌腺体 蛾类性信息素由雌虫腹末腺体分泌;蝶类由雄虫后腹部分泌;半翅目可在后胸腹板,同翅目可在后足胫节,膜翅目可在腹部前侧边缘。 4.1 外激素种类 信息素是带有挥发油性质的化学物质,多数是长链的不饱和醇、乙酸酯或醛类,如蛾类的性信息素,也有的是萜烯类化合物,如天牛聚集信息素。 少量物质引起行为反应、生理反应 少量物质引起生理反应 作用剂量及反应 作用于同种的另外一个个体(同性或异性),接受者以化学感器接纳 作用于同一体内某些器官,依渗透或吸收方法作用于靶组织器官 作用对象与接受方法 易挥发,主要为烷烃、醇、醛类 一些不易挥发的甾醇、萜烯、蛋白类 化学特性 一般具种的特异性 无种、属特异性 特异性 体外空气、水等介质 在体内靠血淋巴流动 传递介质与方式 主要是体壁上的分泌腺体 内分泌腺体 来源器官 外激素(信息素) 激素(内激素) 性状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