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顾维钧与美台关于沿海岛屿的交涉(1954.12~1955.2).doc

顾维钧与美台关于沿海岛屿的交涉(1954.12~1955.2).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顾维钧与美台关于沿海岛屿的交涉(1954.12~1955.2)

顾维钧与美台关于沿海岛屿的交涉(1954.12~1955.2) 作者:金光耀 文章来源:《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更新时间:2008年01月09日 《共同防御条约》签署后,台湾当局与美国围绕如何处置大陈及金门、马祖等岛屿展开了新一轮交涉,由于立场不同双方出现了分歧和矛盾。顾维钧在这一交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与蒋介石等对沿海岛屿可能导致“两个中国”问题的警觉,为台美之间最后达成关于沿海岛屿的协议设定了一个底线。 1954年12月2日,台湾当局与美国经过一个月的谈判后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台美之间围绕《共同防御条约》的交涉由此进入递交各自立法机构批准的最后阶段。此时人民解放军对在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大陈诸岛发起进攻,沿海岛屿遂成为台美批准条约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围绕如何处置大陈及金门、马祖等岛屿问题,台美之间展开了新一轮交涉。有关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谈判和签订学界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注:例如苏格的《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七章,张淑雅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1950年代中美结盟过程之探讨》,《欧美研究》(台北)第24卷第2期,1994年。)但大多集中于美国政府这一方面,而对台湾当局的探讨则相对而言显得薄弱些。本文拟以此时担任台湾“驻美大使”的顾维钧为聚焦点,考察台美之间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最终解决,以及顾维钧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 顾维钧作为台湾当局的“驻美大使”以及谈判《共同防御条约》的两个全权代表之一(另一名为台湾“外交部长”叶公超),自始至终参与了台湾与美国间关于条约交涉的整个过程。1954年12月2日,叶公超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华盛顿签署《共同防御条约》。12月10日,台美双方按谈判时的约定,就条约所涉及的领土范围内使用武力须共同协议的问题完成换文手续。此时条约尚待双方立法机构正式批准,条约中涉及的美国所承担的防御区域及责任等敏感问题则成为各自立法机构审批条约过程中的焦点,而台湾的对美交涉仍由顾维钧及留在美国的叶公超承担。顾维钧在为条约的谈判和最终签署竭尽全力后,转而倾力推进条约的正式批准。12月8日,顾维钧就台湾“外交部”有关美国批准条约情况的询问向台北报告了自己的看法。顾维钧认为,根据美国政府的惯例和运作程序,总统将在1955年1月将条约递交国会,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最早将在1月底或2月初才能完成对条约的审议并交整个参议院讨论表决。因此台湾正式批准条约的最佳时机是在美国参议院开始讨论之前,以免美国有个别参议员反对条约而导致争议,并引起台湾的连锁反应。至于作为条约附件的换文,因为实际上台湾对美国作出了不经其同意不向大陆发起进攻的承诺,台湾当局希望美方能不予公布。但顾维钧认为,美国国内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关系不允许政府方面向国会隐瞒任何与条约相关的信息。为此,他表示将和叶公超一起与美国国务院协商,希望能达成清楚、明确的谅解。[1](p12~13) 12月13日,顾维钧与叶公超就与条约批准相关的问题与美国助理国务卿饶伯森进行了会谈。会谈中,台湾方面催促美国最好能在2月之前批准条约,并希望能对换文予以保密。但饶伯森表示2月之前参议院无法讨论通过条约,而且换文也必须提交参议院。于是,叶公超提出了在条约谈判过程中未能解决的美国对沿海岛屿的支持问题,强调双方应就美国向沿海岛屿提供补给支持确定一个原则。叶公超此举实际上是想逼美国进一步表明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的立场。美国在整个条约谈判过程中始终故意含糊其对沿海岛屿所承担的防御责任,因此饶伯森答复台湾方面不应在此问题上催逼太紧。此时,善于察言观色的顾维钧提出,台湾方面将向美国务院送交备忘录阐明自己的立场。[1](p16~18)这一做法避免了双方继续僵持的困境,又较为正式地向美国表达了台湾希望加强对沿海岛屿支持的意愿。 1955年1月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参议院递交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请求批准。在此之前,美国国务院已通知台湾驻美使馆,换文将与条约一同送交国会。顾维钧获悉这一消息后,明白一旦换文送交国会,其内容就会被媒体披露,必将引起各方注意并导致各种揣测,从而产生对台湾不利的情况。因此,他召集使馆内负责对外宣传的陈之迈和顾毓瑞,向他们阐明如何向外界解释换文的内容,重点是消除外界对台湾放弃进攻大陆的权利的疑虑。[1](p28) 就在台湾当局担忧换文内容公布后将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商讨如何应对之时,作为对美台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的回应,人民解放军于1月10日对国民党军队控制下的大陈岛、一江山岛等浙江沿海岛屿实施大规模空袭。新的军事形势使美国在条约谈判过程中刻意回避的沿海岛屿问题凸显出来。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急电驻美使馆,希望向美方提出,将已被美方排除在条约之外的沿海岛屿包括进条约之内,即要求美方承担起对沿海岛屿的防御责任。但顾维钧认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