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头碱中毒迷走神经
乌头碱 1.余泽生,此里扎史. 62例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Guide,2009,11(5),882-883 原文提到: “全部病例入院后给予…. 抗胆碱类药物,阿托品每次0.5mg静注,每隔(15~20)min 1次,重者(1一2 ) mg 1次” “维持阿托品化” 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不齐者,可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治疗 心电图异常率达(48例/62例) 80%, 窦性心动过速4例(8.3%), 窦性心动过缓6例(12.5%), 房性早搏10例(20.8 % ), 心房纤颤7例(14.5% ), 房室传导阻滞37例(77.1 %), 室性早搏19例(39.6%) 短阵室速4例(8.3 % ), 尖端扭转室速2例(4. 2%), 多源性室速2例(4. 2 %), 室扑1例(2. 1 %), 室颤2例(4. 2 %), 其中2种以上心律失常并存43例/62例(89.6%) 2.何兴元.急性乌头碱中毒56例临床分析.现代医药生,2010,26(9)1392. 原文:“阿托品0.5~3 mg静脉注射5~10min可重复1次,转律后用利多卡因维持静脉滴注24 h,阿托品0.5 mg每4~6 h静脉注射1次,维持72 h。” 原文 “有心律失常时必须使用阿托品,阿托品可兴奋窦房结功能,窦房结功能占优势可抑制异位节律点而使心律转为窦性心律。阿托品应早期适量使用,不需达“阿托品化”,只需转律即可。本组患者中,使用阿托品最小剂量为0.5 mg,最大剂量5 mg即转律,其中3例反复出现心律失常,72 h共用阿托品37mg ” 56例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异常40例, 窦性心动过缓20例,心率45-50次//min, 房室传导阻滞12例, 阵发性室速2例, 频发室性早搏6伽 多种心律失常并存10例 徐瑞华,邓元友,张天斌等. 乌头碱中毒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3,5(10)6-7. 原文提到:“常规使用阿托品1一2mg肌肉或静脉注射,根据病情可重复使用” 发生心律失常151例158例(81. 62%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频发室性早搏38例; 窦性停搏并加速性逸搏20例; 心房颤动11例; 频发多源性早搏多陈发室速69例: 室颤13例。 这些文献传递着一种观点: 阿托品在治疗乌头碱中毒起什么样作用? 阿托品的药理学机制? 乌头碱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 阿托品在临床实际中可不可借鉴 早期是否需要“阿托品化” 阿托品作用机制: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或胆碱受体激动药对M型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 抑制腺体分泌 抑制平滑肌收缩 扩瞳、升眼压和调节麻痹 心脏:较大剂量(治疗量0.4~0.6mg)阻断窦房结M2受体 , 解除了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心率加快。 房室传导:阿托品可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心率失常。阿托品尚可缩短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增加房颤或房扑患者的心室率。 南京医学院第一附院老年医学科--陈德才 南京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组蔡毓雾、林谷秀 江苏医药1992年第78卷第11期 通过40患者应用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功能前后的窦房结功能的检查发现: 1.迷走功能亢进时,可影响心脏的自律性和传导性而产生心动过缓型心律失常----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经活性而加快心率。 2.迷走神经亦分布于心室肌而引起动作电位振幅降低、时程缩短、传导减慢、复极化变慢,易产生室性异位搏动甚至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报道3例经常发生室早伴短阵性室速(托品能将其转为窦律,考虑迷走神经相关)。 使用阿托品促进房颤直流电心脏转复的一项初步研究结果 [英] /Sutton …….AGC 国外医学 2001.1(14)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示,心脏结构正常的病人常见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可能不利于使用标准直流电心脏转复法终止房颤,但使用阿托品消除迷走神经高张力则有利于恢复窦性心律。 思考? 是否能说明 在心律失常患者,阿托品通过抑制迷走神经活性,能使窦房结重新控制心脏电活动,恢复窦性心律。 乌头碱中毒机制 (所有国内文献未找到相关机制的基础研究) 1.兴奋心脏迷走神经,使节后纤维释放大量乙酞胆碱,从而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房室传导阻滞。 2.、直接作用,使心肌兴奋,传导和不应期不一致,极不同步而易形成折返,从而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而死。 3.乌头碱可使心肌细胞Na+通道开放,加速Na+内流,促使细胞膜去极化,提高自律 组织快反应细胞的自律性,导致心律失常。 “博士级论文” 贾维刚,曲颖,李明海.阿托品治疗乌头类药物中毒致快速性心律失常二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