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逻辑学基础归纳与类比推理推荐
第五章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第一节 归纳推理
推理按其思维进程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属于归纳方法。
归纳方法是一种经验科学,它的实践基础是观察和实验等,它的方法论基础是比较、分析和综合等。
一、归纳推理的定义和特征
1、定义:归纳推理就是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得出以普遍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
例如,你上集市买柑橘,你对柑橘的质量有疑虑,摊主在申明质量有保证的同时,通常是让你当场品尝一下。你在品尝后,如果被品尝的那片柑橘是甜的,于是就买了两斤。……在这个买卖过程中,你进行了归纳推理:你由品尝那一个柑橘的那么一片或几片是甜的(个别),推出那摊主的这一类柑橘都是甜的(一般)。
2、特征:
① 从思维进程看,由个别到一般。
② 结论的断定范围大于或等于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③ 结论与前提的联系并非都是必然的。
3、分类:
完全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排除归纳推理(因果归纳推理)
(是否考察全部对象) (是否找到因果关系)
二、归纳推理的种类
1、完全归纳推理
(1)定义:由某类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例如:
① 我国的直辖市总共有四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北京(S1)人口超过700万(P),天津(S2)人口超过700万(P),上海(S3)人口超过700万(P),重庆(S4)人口超过700万(P),所以我国直辖市(S)的人口都超过700万(P)。
②甲(S1)认识老刘(P),乙(S2)认识老刘(P),丙(S3)认识老刘(P),甲、乙、丙是第一侦察小组全体成员,所以第一侦察组的成员(S)都认识老刘(P)。
在上述①例中,人们由一个个对象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每一个对象都有某种性质;在上述②例中,人们由一个个对象与某个特定对象有某种关系,推出该类对象都与某个特定对象具有某种关系。
(2)公式:
S1--P
S2--P
S S3--P
……
Sn--P
S1 、S2…Sn是的全部对象 ( 出现属概念S )
S--P
上述公式中“--”表示“具有(或不具有)”,“P”表示“性质”或“关系”(略去另一个对象)。
(3)特征:
① 如前提真,结论必真。因此,完全归纳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
② 所考察对象有限。只能适用于一个个可列举和可考察的那一类对象。
下列哪些判断可以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看是否能一一考察、全部列举)
·? 动物的血都是红的。--(无法列举)
·? 地球上的五大洲都有矿藏。--(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可数)
·? 三角形内角之和都是180度。---(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可归类)
2、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定义:由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例如:
有人查资料发现:1917年8月31日,云南发生6.1级地震(S1)前“天气极热”(P);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发生7.5级地震(S2)前“连日晴朗炎热”(P);1973年8月1日,山东荷泽(S3)发生7级地震前,“天气闷得喘不过气来,好多人热得睡不着觉”(P);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域地震(S4)前天气“异常热”(P)。据此,查阅人认为,凡地震(S)前气候都异常热(P)。
(2)公式:
S1--P
S2--P
S3--P
……
Sn--P
S1 、S2…Sn是S的部分对象
S--P
(3)种类
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a、定义:从某类中已考察到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又未发现相反情况,从而推出该类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例如,大量运用的抽样检查方法等等。
猫的生命系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