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西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及其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及其防治

西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及其防治 郑琦, 吴学宏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094) 摘要:西瓜枯萎病作为一种重要的土传和种传病害,可以造成西瓜产量减少和品质降低。本文综述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和病害循环及其主要防治措施,并简述了用于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种子处理方法。 关键词:西瓜;枯萎病;防治;种子处理 西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我国年播种面积约在166万公顷左右,年总产量在5700万吨以上,其面积、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约占45%[1]。西瓜是一种重要的夏季消暑果品和休闲食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对治疗肾炎、糖尿病及膀胱炎等疾病有辅助疗效。栽培西瓜经济效益较好,正常年份种植露地西瓜每公顷收益7500-10000元,保护地和大棚西瓜收入更高。栽培西瓜的同时可进行间作套种,增加复种指数,因此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地促进瓜区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西瓜地一般均要进行深翻瓜沟和增施底肥,因此作为一种先锋作物,它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后茬作物的增产[2]。 1.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及研究现状 1.1 危害及症状 由于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此带来的连作重茬等导致西瓜病害日益加重,目前病害问题已成为严重威胁西瓜生产的最大因素。其中枯萎病可造成减产15%,重者达85%甚至绝收,也造成品质降低(含糖量下降),是西瓜病害中为害最为严重,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病害之一 [3]。 枯萎病在西瓜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以抽蔓期到结瓜期发病最为严重。苗期发病,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幼叶萎蔫下垂,突然倒伏。成株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枯萎植株茎基部的表皮粗糙,根茎部纵裂,病部常流出胶状物,茎部维管束变成褐色。 1.2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有关研究 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病原菌引起的。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西瓜枯萎病菌有3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0号、生理小种1号、生理小种2号。与其它两个生理小种相比,生理小种2号的侵染性更强。对生理小种1号的抗性是受单个主效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而对生理小种2号的抗性是由隐性多基因控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4]。2001年,Hawkins等采用RAPD标记绘出了西瓜抗枯萎病的连锁图谱,筛选出了与生理小种1号抗性相关的3个RAPD标记和与生理小种2号抗性相关的4个RAPD标记[5]。2000年,徐勇等将西瓜野生种质PI296341对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号的抗性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PP01/700进行了克隆、测序;Southern杂交证明此标记为一个单克隆拷贝,并转化为SCAR标记[6]。初步建立了西瓜抗枯萎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系统,上述技术在枯萎病抗病育种后代选择上仍处于研究中。 1.3 发病条件 病原菌的生活能力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8-10年。病原菌在8-34℃均能生长,以24-32℃最为适宜。pH值4.6-6的土壤中发病较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底肥不足,氮肥过量,大水漫灌和连作地,都会引起或加重枯萎病的发生[4]。 1.4病害循环? 西瓜枯萎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或粪肥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一般分布在0-25厘米土层内,也可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率一般为0.14%-3.3%,其侵染途径为果柄基部→种子腔→胎座→种子。病菌侵染植株是通过根尖、分生组织带或根伸长区和成熟区的表皮以及新生侧根生长引起的破裂处侵入。病菌在导管内扩展,分泌毒素,堵塞导管,影响水分运输,引起植株萎蔫和分泌毒素,干扰寄主代谢功能,使寄主中毒死亡[7]。 2.防治措施 2.1 选育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枯萎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早在19世纪末,美国育种专家Orton开创了西瓜抗病育种研究,并于1911年培育出第1个抗病西瓜品种Conqueror。随后,美国育种专家相继育出了Calhoun Gray,Summit,Texas W5,Sugar Baby和Imperal等高抗枯萎病的优良品种,但其抗病性为多效基因控制,遗传规律较复杂,且病原菌本身不断分化,使抗病育种变得更加困难。而且育成的抗枯萎病品种很容易受其它生理小种的侵染而感病,大多数品种从某个地区引入其他地区后也容易丧失抗性 [4,8]。目前,我国培育的抗病品种主要有西农8号、京杭1号、秀丽、秀雅、9823、春宝、杭柄京欣、丰乐1号、红冠龙、郑抗无籽3号、美抗8号等品种[8、9]。 2.2嫁接防治 嫁接是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日本普遍采用此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瓠瓜、葫芦、南瓜、冬瓜、蒲瓜和野生西瓜等抗病力强的瓜类作砧木。但是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