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三角建设之叠加效应
西三角建设之叠加效应 “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集中再集中,这就是过去西部大开发的历程总结,也是“西三角”提出的背景。” 十年西部大开发,现时的西部,不少城市演绎出各自的精彩,但与业已成型的三个增长极相比,毕竟少了一份风光。下一个十年怎么走,这就需要打造重点地区,靠增长极带动,科学发展,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计划顺势而生。 “西三角经济圈” 的全称是“西部川陕 渝金三角”,包括重 庆经济圈、成都经济 圈、以西安为中心的 关中城市群,总面积 22万平方公里,人口 1.18亿,包含47座城 市,GDP总额1.5万亿 元,占全国的6.3%, 整个西部的33%。 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西? 去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就正式提出了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建议国家将重庆经济圈、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和西安的关中经济圈联合起来,形成“西三角经济圈”,并明确为全国第四增长极,与东南北三地形成呼应之势。 “西三角”计划整合了西北、西南区域的力量,是真正的“西部”概念,对整个西部大开发的意义非常重大。然而一种思想的证实过程都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西三角”建设也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西三角”建设反映在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叠加效应的分析,论述了“西三角经济圈”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叠加效应是指个体结合后产生的合成效果。 不同个体以不同方式叠加后会产生不同的后 效。叠加原理的应用很广泛,在数学、力学 和经济学等领域都有采用。 本文借用叠加效应来分析“西三角”建设,即 分析西安、重庆、成都三个核心城市打“组合 拳”后将产生的后效。 1、基础建设叠加效应 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规模的 主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 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各方面的建设都有了 显著的变化,重庆、成都、西安更是成为 了内地的核心城市。然而只有不停地注入 新的技术和力量,才能实现快速长远的发 展,与时俱进。 铁路建设方面 重庆坐火车到西安,大约需11小时,到成都也需要3个多小时,三地间的远程交通成为三地联动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今,重庆、成都、西安三地联动,规划组建“铁路西三角”,破除瓶颈,相关项目正在进行中………… 一条重庆至西安的设计时速300公里,总长约600公里的快捷通道正在谋划; 成渝城际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今年三月已开工建设,该铁路全长30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西安至汉中至成都的一条全长50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铁路客运专线也已通过铁道部审查; 一小时成都,两小时西安已不是梦想。 成渝高铁重庆段开工市委书记薄熙来等培土奠基图 公路建设方面 渝陕陆路交通,将在2010年彻底改善,据了解,渝陕两地已规划了3条高速公路通道,通车后将实现两地驱车7小时计划。 在建的渝陕高速从重庆主城出发,经邻水、达州、万源、安康到西安,总里程674公里; 拟建公路有两条,西安—安康—岚皋—镇坪—巫溪; 西安—安康—岚皋—城口; 地图上,川渝陕接壤,近在咫尺。然而现实却是,层峦叠嶂的秦岭、大巴山,将位于西北的陕西和西南的川渝阻隔开来,也阻挡了三地资源和产业的互补。“西三角”建设带动的城市间道路网规划和投资的加大将为市场往来和物流运转提供便捷通道。 水运建设方面 水运方面,西部“出海走廊”建设正在进行中……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是国内18个货运集装箱中心之一,它直通上海、天津、青岛、连云港等港口城市; 重庆及其域内的万州港,万州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也是长江上游的第二大港; 万州港地理位置适中,可与长江流域水运网地区进行直达运输,是渝东、川东北、湘鄂、陕南、黔北等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出海通道,在西三角水运建设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运营中的万州港 “西三角”建设将带动水运的完善、促进圈内外资源和能源的运输和共享: 对于重庆而言,可扩展经济纵深,实现产业升级,可以借势将万州发展为西部重镇和辖区副中心; 对四川来讲,可实现北大门畅通无阻,解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交通瓶颈; 对陕西来讲,可解决西安南下的交通问题,为陕北的能源、关中的制造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2、经济发展叠加效应 “增长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之所以说要把“西三角” 打造成中国的第四增长极就是计划通过西部大联盟实现经济大增长。 “西三角经济圈”的成立,可以让西部各省市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分工,实现联合、联动、协作发展,促进区域优势互补,经济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