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资料]侵犯知产犯罪多发的文化成因
侵犯知产犯罪多发的文化成因
知识产权作为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已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核心指标。因而,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但与政府的强力保护形成对比的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数量自上世纪末期以来,一直以年均30%以上的比例持续增加,由此对我国的国际声誉、市场秩序以及知识产权权利人和消费者的权益造成的现实危害也趋于加重。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施的现实文化支持条件不足,无疑是最具普遍意义的深层原因。
根本原因:缺乏文化土壤
制度作为文化的载体,要现实地发挥规范和引导社会成员行为的功能,必以相应的制度内化为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为前提。然而,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赖以存在的根基———大众的知识产权观念和相应的法律文化严重滞后,这正是现阶段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多发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而言,我国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长远考虑和作为世界性大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需要,在起始阶段就以面向世界、面向国际保护水平的高起点,先后修改、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实现了与国际规则的接轨,并形成从行政保护到刑事保护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大量借鉴和引进国际和先进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而完成的制度建设,却因大众尚缺乏相应的文化观念和道德意识而难以扎根。
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而言,是开放国门后的舶来品,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本就没有知识产权文化方面的积淀。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经历了一百多年才完成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的历程,相对于中国现在的经济基础和一般价值观念,这套知识产权制度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可以说,实施对知识产权的强力保护,是政府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所作的少数例外的跨越式制度安排。这样,先进的立法因缺乏大众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方面的内在约束的呼应,就难免时常面临曲高和寡的被动局面。
观念因素:公众、企业与价值
观念和意识是文化的核心因素,其对人们社会行为的选择具有根本性的导向作用。就现阶段而言,正是不同层面的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相适应的文化观念的共同作用,严重阻碍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有效贯彻。
首先,在社会公众层面,知识应当分享的观念根深蒂固。知识产权原本具有双重属性,即知识产品的公用性与私权属性。在我国,人们比较普遍认同的原则是知识产品的公用性,即确认知识产品的产生、创造离不开对现有知识产品的借鉴、吸收,并且知识产品的共享不仅不会使知识产品像其他公共产品那样产生有形损耗,而且还会扩张社会无形资源的总量。人们尚未意识到知识产品是创造者长时期探索性与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以及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仅在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私人财产”,更在于鼓励和培育社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此不断增进社会福利。正是由于对知识产权属性认识的不到位,人们对知识的共享就自然比较推崇和习惯,而对智力成果的私有和自由使用的严格限制则感到困惑或抵制。从著名导演冯小刚曾因炮轰“看盗版的人猪狗不如”,引起网民必欲诛之而后快的强烈反应,便可知国人对知识产品私权属性缺乏基本的认同。与在文化观念上缺乏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意识相对应,人们对自己和他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普遍持比较宽容的态度;对个人和单位而言,只要有需要,看盗版光碟或购买假冒商品,也就无所谓道德上的应不应该,更何况这种商品往往还有价格上的便利。有了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认知,尽管政府在高喊保护知识产权,而民众却依旧我行我素。
其次,在企业层面,“患寡而不患均”和走捷径的暴富心理普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的是结果的均等,“患寡而不患均”的平等观念源远流长。虽然改革开放之初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但文化的改良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漫长过程。在以优胜劣汰为法则、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导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均等心理很容易产生畸形的搅局心理,即你富了我也得富、我富不了你也好不了。于是,一些企业只要看到其他企业因招牌好、技术先进和产品畅销而获得丰厚利润,就跟风而进,结果是假冒伪劣产品漫天飞,凝结着巨大智力劳动的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工艺被大量冒用或盗用。同时,这种“傍”名牌商标、盗用他人技术和工艺的侵权行为,又不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旗帜下,不同程度地得到某些地方当局的容忍甚至纵容。在这种背景下,再好的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也难以真正发挥其效能。
最后,在市场竞争手段和管理的价值取向方面,创新活力严重缺乏。知识产权所体现的是社会精细分工和培植独创精神的文化。而传统的儒家文化却强调趋同,贬抑个性张扬和独创性。这种因循守旧的社会心理,体现在企业方面就是视野短见,不注重开发新技术甚至抵制新技术,并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OMRON欧姆龙健康血压计U31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4a chapter 3 When our grandparents were young 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ppt
- YAMAN雅萌M21 明星版美容仪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监理对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方法措施.docx VIP
- 2025年八省联考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比AI更高级的智能HI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和神经织网来实现.doc VIP
- 水果蔬菜冷藏保鲜温度参数表 (2).docx
- 2021年新设本科专业评估自评报告.pdf VIP
- 巴赫二部创意曲第一首高清钢琴谱带指法打印版.pdf VIP
- 通桥(2021)5402-11-标准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