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教案(人教版必修1)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徐志摩的生平简介和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感知《再别康桥》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能力目标:
继续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能力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德育目标:
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教学重点
1.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2.把握意象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诗歌的意境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2.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问答欣赏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
讲课之前,我请求大家跟着我的描述,再现这样一个情境:
1928年的夏天,在伦敦剑桥大学,一个三十开外、身材修长、面容清秀的年轻人,在康河边长久的踟躇。落日的余辉慢慢散落在河面上,康桥的倒影多情地在柔柔的水波里荡漾,他看不倦河畔水色,听不厌近村晚钟,这康河以及河上的康桥,还有那上游的拜伦潭,潭边的果树园……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如今,却不得不向它们告别。于是,便有了这样一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再别康桥》,那么,刚刚情境再现的主人公,《再别康桥》的作者是谁啊?徐志摩(学生回答)
作者简介:
徐志摩何许人也啊?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他是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诗哲、南湖。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此,诗人便与康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康桥,也就是剑桥大学,邻近康河,因剑桥大学而闻名于世,是英国著名的学术、化中心,风景胜地。1920年到1922年,诗人便在这风景秀丽的康桥留学,在游学期间,他开始创作新诗,成绩斐然。他一生共留下了4部诗集,包括:《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可以说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对康桥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诗文中与康桥有关的就多达几十篇,而最有名的无疑就是这首《再别康桥》了。
解题:
《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时所作的,所以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再”字;那么,从这个“别”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啊?离别(学生答)对,它是一首离别诗。
解决生字词和诗歌的节奏、重音
请同学们入情入境地诵读这首诗。 正音,正字河畔(pàn)青荇(xìng)长蒿(gāo)漫溯(sù)笙箫(xiāo)载zǎi②zài载歌载舞装载登载 斑斓(澜、阑)?神思》),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写入作品中的物和情的结合而形成的意境,意境=物+情,意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理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清代的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作品中的“物”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就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入手,从意象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物→情→旨
同学们,《再别康桥》中有那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诵读全诗。
同学们,读过这首诗后,大家觉得这首诗歌的意象有哪些呢?
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清潭,星辉
这短短的一首诗中就有这么多意象,这些意象都浸染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这首诗歌。
六、具体分析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仔细观察第一节,大家发现第一节有什么特点啊?
短短的四行诗中就有三个“轻轻的”,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诗的开头有意连用了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2课 第1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ppt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2课 第3节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ppt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2课 第4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1课 第1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ppt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3课 第4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ppt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3课 第3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ppt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3课 第2节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ppt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4课 第2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ppt
-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5同步教师用书:01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课件:第4课 第3节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ppt
- 2024年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4年心理健康及治疗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docx
- 2024年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4年心内三科护理交接班制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 2024年新 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与参考答案.docx
- Unit 1~Unit 3 期中高频易错培优卷三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2025含答案.pdf
- 2024年新“营养指导员、师”资格证考前冲刺题库与答案汇总.docx
- 2024年心内科患者跌倒、坠床处理制度及流程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年新(网络攻防、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
- 任务一 风筝的设计-教学课件 浙教版劳动五年级下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