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调研报告]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战略几个问题的思考.doc

[调研报告]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战略几个问题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研报告]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战略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战略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 键 词: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 战略问题 内容摘要: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是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文章认为:一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二要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三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四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郭志龙,1968年出生,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校理论教员,大学学历,高级讲师职称。 联系方式: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校办公室,电话:0933-3321083邮编:744300。 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战略几个问题的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谐社会必然是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如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不直接关乎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发展文化事业,必须并且应该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仅强调的是经济学上的指标,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更加注重社会意义上的全面社会进步,追求的是物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协调发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强调全面发展,特别是人的精神生活、文化品位及身心健康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更加突显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要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是迎接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挑战需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要深刻理解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意义。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内外经验教训可借鉴的。如在清朝早期,当时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规模中的比例相当可观。但是由于封建文化的没落与封闭,中国失去了科技创新能力,很快被欧美列强拉开了差距。而在海外,也有一些靠拥有石油、金矿、钻石等天然资源暴富的国家,其经济和生活水平也一度增长很快,但由于缺少文化的支撑,相当部分的民众贪图享受、社会风气奢靡、政府不思进取,最后整个国家丧失了竞争力,国民经济最终也垮了下来。这些教训,实在是发人深省。 要认识到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中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康社会建设社会指标难于经济指标”的观点。他撰文指出:经济指标无非指GNP、CDP等数字,按现在的发展水平,到2020年,小康建设的经济指标容易达到,最难达到的是各项社会指标,如科技、教育、公民的道德和法制意识、全民崇尚科学和创新精神等。 二、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本国家、本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凝聚、升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立足于当代发展实践,新提练和再创造文化;三是与其它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借鉴和交融产生的新文化。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连绵不断、独步世界的中华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社会文明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形成了独树旗帜的卓越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 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和依托,是凝聚民族和发展民族,并使之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支柱。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曲折发展,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日趋冲突、碰撞、激荡。只有充分认识到保护、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得力措施保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大力增强国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才能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够从中感受到强大的精神震撼和力量源泉,激励全民族以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