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地质学院--石油地质学-讲义-4.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地质学院--石油地质学-讲义-4.ppt

洛克巴丹油气田剖面图 ①?泥火山刺穿接触油气藏 由于泥火山刺穿上覆沉积岩层,直接遮挡储集层上倾方向形成圈闭,其中聚集油气而形成。 ②盐体刺穿油气藏 莫连泥油田横剖面图 ☆地下深处的盐体,侵入并刺穿上覆的沉积岩层,形成盐体刺穿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则称为盐体刺穿油气藏。 墨西哥的岩浆盐体刺穿油田横剖面图 ☆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并刺穿上覆沉积岩层,形成岩浆岩体刺穿圈闭,后来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这类油气藏。 ③岩浆岩体刺穿接触油气藏 形成刺穿或底辟构造的基本条件是: 上述两个条件的地区及岩浆活动强裂(油气 藏形成前)地带控制了穿刺接触圈闭及岩体刺穿 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1)地下深处存在相当厚度的塑性层,厚度愈大,形成的机会越大; 2)其次是上覆岩层存在压差变化比较显著的薄弱带。 四、裂缝性油气藏 (一)定义 裂缝性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性或溶孔(溶洞)的油气藏。 灰岩、 泥灰岩、泥岩等(致密、性脆) (二)成因 在各种致密、性脆的岩层中,原来孔隙度和渗透率都 很低,不具备储集油气的条件。但由于构造作用,加上其 它后期改造作用,使其在局部地区的一定范围内,产生了 裂缝和溶洞,具备了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的条件,与其它 因素(如盖层、遮挡物)相结合,就形成了裂缝性圈闭, 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裂缝性油气藏 。 石油沟气田构造图及剖面图 三叠系嘉陵江统石灰岩和白云岩,上 部硬石膏层为盖层;据岩芯分析,平 均孔隙度仅2%,渗透率小于 1??????m2;但试井结果,渗透率达 几十到几万??????m2,平均值高达 3000??????m2以上。次生裂缝造成 良好渗透性。轴部附近为裂缝发育带 的主体,形成气藏的高产区。 翼部裂缝发育程度低,含气差。 油泉子油田剖面图 柴达木盆地中央平缓背斜带油泉子油田中新统裂缝性油藏: 不对称的似箱形背斜,北翼陡,南翼平缓。 储集层:裂缝性泥岩夹薄层石灰岩、泥灰岩和砂岩透镜体。 石油主要聚集在一定深度范围的泥岩的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带内,与层位没有明显关系。单井产量相差悬殊,在裂缝发育带,形成油气富集带,产量也高。 是由于构造裂缝的发育,将各种类型的孔隙、裂隙联 系起来,形成统一的孔隙—裂隙体系,把原来相互隔绝的 裂隙、孔隙、晶洞、溶洞等储集空间沟通起来,形成一个 统一的储集空间网络,其中聚集油气后所形成的油气藏也 呈块状,具有共同的油—水界面、统一的压力系统。 (三)特点: a.油气藏常呈块状; b.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 c.储集层岩芯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但试井渗透率较高; d.同一油气藏不同井间产量相差悬殊。 (放空和漏失的井段和层位,多是生产层所在,可根 据此来判定油气的层位和井段,并估计产量大小 这是由于构造裂缝沟通了储集层的各种储集空间,形成了一个畅通的渗流系统。 是由于裂缝性储集层的孔隙性、渗透性分布不均,同一储集层的不同部位,储集性能可以相差悬殊,因此造成不同油井之间的产量差别很大。 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 ★因储集层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地层圈闭 ★其中聚集了油气——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 储层位于不整合面之下,二者直接接触。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 储层超覆在基岩、盆缘、不整合面之上。 地层圈闭是狭义的,是指储层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被封闭所形成的圈闭,不包括由于沉积条件的改变或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性圈闭。 地层油气藏及其与非地层油气藏之间的区别示意图 从本质上看, 断层的封闭能力取决于断层两侧对置岩层、断裂带及与两盘岩性的排替压力差。断层的封闭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无绝对封闭、开启的概念。 2.通道和破坏作用(开启) 断层伴生裂缝发育,一般是开启的;断层交叉部位往往是开启的;在脆性地层中的断裂,且未矿化应是开启的。 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开启的断层可成为连接源岩与圈闭之间的良好通道,也可与储层、不整合面一起成为油气的长距离运移的通道。油气藏形成后,开启的断层可使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在上部地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或直接运移至地表造成散失破坏。 储集层砂岩 断层 深部砂层 高压流体源 断层与储层之间 的裂缝对流体进 入砂岩储集层起 “单向阀”作用 断层的开启与封闭情况是复杂的,在非活动期亦可能是开启的,也可是封闭的,这取决于它的影响因素。一条断层,在纵向和横向的不同部位,因所受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是封闭的,亦可以是开启的(指同一时刻)。 3.断层油气藏形成条件 1)断层在纵横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