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地质学院--石油地质学-讲义-6.ppt
在静水条件下 进入储层中的油气受浮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移的趋势,但因上下受泥岩限制,只能向上倾方向作侧向运动,如果有断裂或其它垂向通道,也可直接向上作垂向运移。 在动水条件下 如果动水流为早期的压实水流,其运移方向与浮力方向一致,基本上是由下向上,由盆地中心向边缘运移; 在后期由水势梯度产生的水动力条件下,由于外部水流渗入地层,其方向主要是由上往下,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与浮力方向往往不一致。 油气的主要运移方向 实质上与构造密切相关,其大致方向是由凹陷向隆起区运移,由盆地中心向边缘运移。 所以油气主要富集在凹中之隆或盆地边缘就是这个道理(如大庆长垣)。 油气勘探的基本原则可用三句话概括: 找凹陷、钻高点、探边缘。 在研究油气运移方向时, 要充分考虑油气在运移过程中所受到的动力、阻力大小及其变化情况; 油气运移通道的连通情况、延伸方向等因素。 地壳中的石油和天然气运移规律,总是 阻力最小方向进行的。 运移的主要方向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区域构造背景,即凹陷区与凸起区的相对位置及其发育历史。 与此同时,油气运移的方向还要受储集层的岩性、岩相变化、地层不整合、断层分布及其性质、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影响。 2.运移距离 油气运移距离 取决于动力大小、通道伸引情况、构造条件、岩相变化、油气流体性质、源岩供气情况等多因素控制。 如果岩相变化较大,而又缺乏其它合适的运移通道,则油气不能长距离运移。 如:生油层中的砂岩透镜体及周围被非渗透性地层所包围的生物礁块油气藏。 只要上述任一条件不足,就可阻止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烃源岩供油气充足, 动力条件足以克服各种阻力, 运移通道好, 油气可以长距离运移的条件 另外,气比油易流动,运移相对远一些, 轻质油比重质油易流动,流动远一些。 正是由于油气运移受多种因素控制,实际上油气运移距离一般不会太长。 我国陆相沉积盆地中的油气运移距离一般在50km,最大的也只有80km。 可见,找油时应主要围绕生油凹陷周边去找,这就是“源控论”的基本思想。 石油在运移过程中, 由于地层中的矿物颗粒对原油成份的选择性吸附及地层水的溶解,沿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的化学成分和物性会发生一些变化。 可根据这些变化规律来研究油气的运移方向、通道及距离。 1. 芳香烃、卟啉、沥青质、胶质和重金属(V、Ni、Ca) 的含量不断减少。 沿运移方向,油气的成分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2.某些生物标记化合物的变化 3.C13/C12的比值随运移距离渐远而降低。 1.芳香烃、卟啉、沥青质、胶质和重金属(V、Ni、Ca)的含量不断减少。 因为非烃、沥青质、胶质最易吸附于矿物的表面,芳烃比饱和烃极性大,它与非烃易溶于水。 2.某些生物标记化合物的变化。 如甾烷化合物中,5α,14β,17β异构体比5α、14α、17α运移的快。 重排甾烷13α、17β比规则甾烷15α、14α、17α运移的快。 它们的比值由小到大指示运移方向。 3.C13/C12的比值随运移距离渐远而降低。 这是因为芳香烃中的C13/C12比值高的原因。 也有人认为这是C12相对C13被吸附能力弱而相对运移快的缘故。 化学成分的变化必然导致物理性质的变化。 沿运移方向石油的颜色变浅,密度和粘度一般都会减少。 上述规律是层析作用为主时呈现出来的; 如果在运移过程中,氧化和菌解起主要作用,则会出现相反的规律。 油气被地层吸附的现象,跟实验室内色层分析结果极为相似,所以被称为地层的层析作用。 第四节 地下流体势分析 最早把流体势的概念引入石油地质学的学者是M·K·Hubbert,在二十世纪四、五十代用来研究地下流体的能量变化和流体运移规律。到80年代初E·C·Dahlberg(1982)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运用这一方法研究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方向和位置,为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一、流体势的概念及其表达式 地下流体的渗流是一个机械运动过程,流体在势能的作用下,总是自发地由机械能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 Hubbert定义:地下单位质量的流体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为流体势(Ф)。 m—为质量单位;Ф—流体势;Z—测点高程,m; P—测点地层压力,Pa;ρ—流体密度,kg/m3; q—地层流体流动速度,m/s;g—重力加速度 动能,可理解为单位质量流体由静止状态加速到流速q时所做的功。 重力引起的位能,可理解为将单位质量流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ppt
- 正电子湮没技术 1.ppt
- 武大电气模电课件一.ppt
-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基础课件上.ppt
- 武汉工程大学物理练习册练习四.ppt
- 水与健康myb.ppt
- 水保专业植物生态学复习-.ppt
- 水利科学研究方法论.ppt
- 水域生态学 1.ppt
- 水域生态学8.ppt
-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解读+题型专练》(A4版)(苏教版)2.docx
-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单元测试)-【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答案)(苏教版).docx
- 美容师初级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8月三级广告设计师习题.docx
- 电子商务师三级模拟题+参考答案.docx
- 4月应急响应测试题及答案.docx
- 室内装饰设计师(三级)模拟题.docx
- 2024年6月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参考答案.docx
- 2月农网配电营业工-初级工练习题(附参考答案).docx
- 备战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02(新高考八省专用)(解析版).pdf
最近下载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6730.61-2022铁矿石 碳和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pdf
- 20世纪英国文学(课堂PPT).ppt
- 事业单位法律公共基础知识基础法律.pptx
- 2023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第19章wxpython图形用户界面编程.pdf
- (2025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PPT课件.pptx VIP
-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安全防护知识分享PPT共52页.ppt VIP
- 儿童学生理财消费观知识主题班会PPT课件:小小理财家.pptx
- 6.3吨随车吊.doc VIP
- 五年级小学生家访记录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