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解答技巧
文言文:
文言实词: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
中学课本里讲的通假字包括三类:
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
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
如:“反”通“返”,“知”通“智”。
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
如:“蚤”通“早”,“直”通“值”。
古代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专门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叫做古今字。如:“莫”通“暮”,“益”通“谥”。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包括五种情况:
(1)词义扩大其特点为: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又包含在今义之中,如“江”“河”。(2)词义缩小其特点为: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又包含在古义之中,如“金”。(3)词义转移其特点为: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如“交通”。(4)感情色彩变化其特点为:褒贬意义相互转化,如“爪牙”“谤”。
(5)名称说法变化如:“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
(1)词的本义,一是指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兵”是兵器,“走”是跑。二是指该词的基本意义,
如“兵”是兵士,“走”是步行。(现代汉语说到本义就是指基本意义)
(2)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深”的基本义有“河很深”“院子深”“深山”“深耕”等。引申义为“道理深”“友谊深”“夜深人静”等。
引申有两种引申方式:
一是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如“寒”的本义是冷,引申为寒冷季节,再引申为缺乏冬衣而受冻,又引申为贫寒,进而引申为恐惧、害怕。
一是辐射式,即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的本义是竹节,其辐射产生的引申只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
(3)比喻义是指使用比喻释义。
如:“地下工作”“乱扣帽子”。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
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1.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代词:
①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②指示代词——之、其、或、然
③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
①范围副词——则、犹
②时间副词——既、已、且
③语气副词——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
助词:
①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②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2.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
(1)兼词:诸、焉、盍、叵、旃
(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
(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例:
①投(之)以骨。(《狼》)
②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例:
①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②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现状剖析与提升路径探究.docx VIP
- 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应用之3: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清单【(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伤害方式、致害物、起因物、风险情景描述、事故类别、后果与影响)】.docx VIP
- 美学 全册教案.pdf VIP
- 恒达富士WTVF-VF1电气原理图.pdf VIP
- 《九制黄精加工技术规程》(DB43T 2980-2024).pdf VIP
- 骨伤科临床常用中药外治经验方二首.pdf VIP
- 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应用之2:危险源(物的因素)识别清单【(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伤害方式、致害物、起因物、风险情景描述、事故类别、后果与影响)】.pdf VIP
- 国家职业标准--计量员.docx VIP
- Wistron FMD SOP to Vendor_May2018全物质揭露操作说明.pdf VIP
- 箱体尺寸自动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