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汶川地震特点剖析
摘要:针对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文章通过分析该区已有地质资料及地震资料,结合崩塌、滑坡体调查分析、遥感影像解译分析、GPS测量和野外调查成果,剖析了此次大地震的一些现象,分析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与垂向隆升应力作用引起的岩石破裂作用密切相关。文章为今后的地震预测预报和抗震救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垂向隆升;遥感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160-0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引发了多种地质灾害,单位面积内地质灾害数量惊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此次罕见的大地震,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该区域已有地质资料及地震资料,结合崩塌、滑坡体调查分析、遥感影像解译分析、GPS测量和野外调查成果,剖析了此次大地震的一些现象,以便于为今后的地震预测预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服务。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都江堰市西南映秀镇附近,余震不断,并向其东北方向迁移,波及等16个省区。影响范围波及到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新疆、西藏、蒙古、朝鲜半岛、东南亚,震感范围十分广阔。
一、四川汶川大地震与断裂构造带活动密切相关
从甘肃天水-陕西汉中-四川汶川-四川汉源存在一条规模巨大的裂生线型深大断裂带,它属于一条大陆岩石圈消减带,正是西部海西期地槽构造层(松潘-甘孜褶皱带)与东部晋宁期地台构造层(扬子地台)的分界线,也是基本大地构造单元分界线。它主体表现为逆断层特点,具明显的逆冲、右旋、挤压断裂特点。这条规模巨大的裂生线型深大断裂带就是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龙门山大断裂,长约500公里、宽约70公里,走向为北东-南西。从遥感影像(图1)上清晰可以看到,这条断裂可以分为三组:东南部为龙门山前主边界断裂带(都江堰-和县断裂);后龙门山大断裂(西北部为理县断裂);主中央断裂带(中间为映秀-北川断裂)。
这三组断裂在影像上十分清晰,呈近乎平行等间距分布,次级断裂十分发育,显现“束”状特点。据历史资料分析,在这三组断裂带上,大小地震活动非常频繁,尤其是在都江堰西北至北川一带以及理县一带,6~7级以上地震次数多,强度大。
四川汶川大地震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作用引起东缘龙门山构造带运动,使构造应力在北川-映秀地区强烈释放,导致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发生了破坏性巨大的浅源地震。
二、四川汶川大地震与垂向隆升作用引起的岩石破裂作用密切相关
(一)汶川地震极震区崩塌、滑坡显示地震垂向力作用明显
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呈现单位面积内数量之大是此次地震地质灾害的一大特点。地质灾害类型以崩滑为主,崩塌远多于滑坡。“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近15000多处滑坡,仅汶川县境内,滑坡就多达164处,崩塌1732处。汶川地震区的龙门山构造带是由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左行雁列的紧密褶皱和3条主干大断裂及次级断裂系组成,自东向西包括龙门山前主边界断裂带、主中央断裂带和后龙门山大断裂构成的复杂褶皱冲断带。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密度最大的地区主要在汶川、什坊、绵竹、安县、北川和青川等地,主要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和后龙门山大断裂带展布(图1)。从密度上统计,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带汶川映秀-安县高川-北川陈家坝-平武南坝一线,滑坡密度大于50%以上,最大可达70%。
此次地震引起的滑坡与常见的滑坡有显著不同的特点:
1.汶川地震滑坡的滑床往往不具有连续的、完整的滑坡面,剪出口滑坡特征不明显,呈现明显的“尖点凸起”或“边缘突出”特征,清晰反映出上部滑坡体被地震震动解体,甚至是抛掷后与下部滑床边缘发生碰撞。根据强震地面运动记录和实地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在汶川地震极震区,触发滑坡的地震垂向力作用十分明显,大量滑坡经历了初始斜坡-地震抛掷-撞击崩裂-高速滑流的作用过程。在汶川地震区,震中距小于10公里的极震区,即龙门山主中央断裂构造带汶川映秀-北川-青川约300公里的地震带上,垂向地震加速度大于水平地震加速度。统计显示,在极强震区,大量滑坡体呈现上部山体被抛掷后迅速下坠并撞击下部基岩凸起或台阶,形成光圆的凸起或台缘。北川陈家坝太洪村滑坡是一个典型范例,山体在地震力作用下,上部崩滑体被分离母体抛掷,然后在台缘与下覆基岩发生碰撞崩裂,转化为高速碎屑流。这是极震区滑坡的一大共性。
2.此次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在山体上呈现群滑特点明显(图2),影像上浅色区域顺坡向放射状排列的滑坡群十分清晰。一般情况下,一般外力引发的崩滑大多以单体居多,影响深度有限,崩滑以原岩结构不受破坏,且滑坡多余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妈妈我要亲亲你.pptx VIP
-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气候(第三课时)课件湘教版.ppt VIP
- 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新纪元(1949—2012)-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pptx VIP
- 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元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ptx VIP
-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pptx VIP
- 城市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ppt VIP
-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妈妈我要亲亲你1.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