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有效的角点检测与匹配算法
摘 要:角点的检测和匹配是三维重建工作的基础部分,也是关系到三维图像重建准确性的重要部分。提出了一种角点检测算法,集多种经典算法之长处,用双重不同的判定条件,提高了的角点检测的速度,增加了检测出的角点数,并且改善了角点的精确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使用简单的模板匹配方法进行角点匹配。实验表明,该算法简单且精确度高,优于其他现有的算法,而且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匹配对进行下一步的三维重建工作。
关键词:角点检测;角点匹配;三维重建;角点精确度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04-045-04
An Efficient Algorithm of Corner Detecting and Matching
ZHOU Shuhuang,YUAN Jie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In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the task of corner-detecting and matching,not only is a basic part,but also has respect to veracity of the reconstruction.The algorithm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with the merits of some classical algorithms,using two different conditions to make judgment,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elocity of detecting,the quantity of corners,and the precision of corner-detecting.On this basis,a simple method,using the template matching,is used to match the corners.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is proved to be better than some other existing ways.It is simpler and more accurate,the number of matched pairs of corners which is large enough can be obtained for the next step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Keywords:corner-detecting;corner-matching;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preision of corner
0 引 言
在三维图像重建的工作中,角点的检测和匹配是很重要的前期准备。在角点检测和匹配的领域,前人做了很多工作,如Harris算法[1]、SUSAN算法[2-4]、sift算法[5]等。Harris算子是由C.Harris和M.J.Stephens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基于信号的点特征提取算子,此算子受信号处理中自相关函数的启发,给出与自相关函数相联系的矩阵M。M阵的特征值是自相关函数的一阶曲率,如果两个特征值曲率值都高,那么就认为该点是角点。该算法虽然速度较快,但是检测出来的角点较少,会影响下一步的匹配。SUSAN算法是1997年英国牛津大学的Smith等人提出的一种处理灰度图像的方法。该算法将位于圆形窗口模板中心等待检测的像素点视为核心点。核心点区域可以划分为亮度值等于或相似于核心点亮度的区域,即核值相似区(USAN)和亮度值不相似于核心点亮度的区域。该算法比较直观,但是会出现的误检测。SIFT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多尺度变换在尺度空间中找极值点,提取角点位置和方向,使其对图像缩放、旋转、光线变化甚至仿射变换保持不变,算法比较复杂,速度也不高。近年来有不少针对这几种经典算法做出改进的算法出现,比如:多尺度的Harris角点检测[6],有一定的抗噪能力,但是和SIFT算法一样,在多尺度空间条件下算法比较复杂;RSUSAN角点检测算法[7]重新定义SUSAN算法中小核值相似区,抗噪能力好,但是对于SUSAN算法的误检测情况没有多大的改善。
近期研究的角点匹配算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
(1)基于窗口的匹配。窗口是由待匹配点附近的象素灰度值组成的二维矩阵。其中最常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