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建设技术创新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铁路建设技术创新1

青藏铁路建设 技术创新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二○○六年九月 报告人:冉 理(副院长、院总工程师) 主要内容 青藏铁路简介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 多年冻土问题 高寒缺氧问题 生态脆弱问题 致谢 青藏铁路自青海省省会西宁至西藏 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 km。 一期工程由青海省省会西宁市至青海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简称西格段),长约845km,已于1984年建成运营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简称格拉段),全长1142km。线路经过海拔4000m以上地段960km,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区550km、岛状多年冻土区82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越高原多年冻土地段里程最长的铁路。 新线建筑长度约1110 km,新建车站43处,全线桥梁共计676座,总长160219.35 m,其中:特大桥70 座、总长83411.11 m,冻土区桥梁451座、总长119884 m(其中以桥代路桥梁总长87200 m);全线设置涵洞共2071座、总计36748.24横延米。全线设隧道(含明洞)共 10 座,总长 9528 m。全线区间土石方6698万m3,站场土石方1121万m3。工程投资330多亿元。 青藏铁路简介 1994年7月,开始大面积选线和多方案比较: 滇 藏 方 案 滇藏方案 川藏方案 甘藏方案 青藏方案 川 藏 方 案 甘 藏 方 案 青 藏 方 案 高寒缺氧 生态脆弱 多年冻土 三大难题 最为重要和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 江泽民主席批示: “尤其要加强对冻土地区的工程地质应用性勘探、研究和试验” 海拔4000m以上地段960km占全线84% 冻土区550km占全线50% 最高点5072m 工程建设面临“三大难题” 多年冻土—勘测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 高寒缺氧—人员健康,设备性能,运营管理 生态脆弱—植被、湿地,河湖水质,野生动物通道 青藏铁路纵断面示意图 多年冻土问题 多年冻土问题 国内外多年冻土工程与现状 世界多年冻土筑路史 俄罗斯 美国 中国 后贝加尔铁路,1895,冻土区2200km 贝阿铁路,70年代,冻土区2500km 别尔卡基特—托模特—雅库茨克,818km 秋明—鄂毕湾 阿拉斯加铁路,冻土区378km 加拿大 共5条多年冻土区铁路, 最早的哈德逊湾铁路,1910,冻土区611km 青藏公路 东北多年冻土区铁路,牙林线、嫩林线 多年冻土问题 国内外多年冻土工程与现状 统计资料显示,多年冻土区铁路病 害均很高,接近甚至大于30%。 多年冻土问题 不良冻土现象 冻土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基 类型之一,其工程稳定性直接或间接受到地层 含冰量、地温、岩性、水文条件以及大气温度、 微地形地貌、周边植被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不确定性较大。因 此,冻土工程的技术难点在于必须考虑这种动 态变化的不确定性,采用动态的观点认识多年 冻土,制定切实有效和可行的工程措施保证其 在使用期的稳定性。 多年冻土问题 冻土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 冻土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 多年冻土问题 青藏铁路冻土工程特点和难点 冻土稳定性差 冻土含冰量大 多年冻土问题 青藏铁路冻土工程特点和难点 建设标准高 全球气温升高 少维修、免维修 从以上几点可知,青藏铁路面临着分布更为广泛 的高温和高含冰量冻土问题,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全球 气温升高等不良影响因素,必须尽可能地做到免维修 或少维修,充分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因此,其工程建 设相比国内外其他多年冻土工程更为困难。 正确设计思想的研究确立-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 制定科学的技术规定 查明沿线多年冻土特征 建设试验工程,指导工程设计 创新成套多年冻土工程措施 提升冻土施工技术水平 对多年冻土的认识和研究过程回顾 多年冻土问题 对多年冻土的认识和研究过程回顾 多年冻土问题 对多年冻土的认识和研究过程回顾 通过现场调研与设计回访工作,结合试验工程阶段性 成果,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现场 存在的问题,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针对工 程中发现的路基沉降和裂缝等问题开展了冻土工程稳定 性和可靠性的分析研究,完成了气温升高条件下对多年 冻土的影响分析报告,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加强设计原则。 进而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三个转变”的设计 原则与思路。 对多年冻土的认识和研究过程回顾 冻土环境分析 冻土保护方式 冻土治理措施 静 态 动 态 单一措施 综合施治 被动保温 主动降温 多年冻土问题 对多年冻土的认识和研究过程回顾 对多年冻土的认识和研究过程回顾 勘察手段:以钻探手段为主导,以探地雷达、地震反射波法、电磁法 勘察长度:550公里多年冻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