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情况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海情况介绍

附件三: 青海省省情介绍 一、概况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地区间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基本特点:一是地广人稀。青海东西长约1200公里,在东经89°35——103°04之间;南北宽约800公里,在北纬31°39——39°19之间,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51%,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到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551.6万人。二是多民族聚居。共有53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全省现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的地区占总面积的98%。三是资源丰富。共发现各种矿产127种,其中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9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黄河上游的水电资源,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有色金属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此外,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四是生态地位重要。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二、资源基本情况 土地资源:青海省土地面积72.23万平公里, 约占全国的1/13,仅次于内蒙古、西藏、新疆,居全国第4位。 矿产资源:目前发现各类矿产129种,其中54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10位,23种排前3位。锂、锶、钾、镁、芒硝、石棉、石英岩等9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已发的矿种129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7种,其中,已发现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72种,水气矿产3种。全省共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19处。 水能资源:青海省河流众多,河床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总计2165万千瓦,居中国各省区的第5位,其中在1万千瓦以上的干支流区有108条。全省有6个大型梯级电站,装机容量可达78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94.5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可开发水能资源总装机容量的43.6%和年发电总量的38.l%,被誉为中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区”。 石油天然气资源:青海省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以冷湖油田、尕斯库勒油田、花土沟油田和狮子沟油田为主。含油面积达147平方公里,有三个时代的生油层,已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潜伏构造42个。探明油田17个,原油保有储量近2亿吨,居全国第十位;天然气已探明9个气田,保有储量472.1亿立方米,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为70.82亿元,居全国第六位。 高原动植物资源:青海是我国主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各类牲畜2215.2万头(只),其中牦牛、藏羚羊等牲畜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具有高原特色的虫草、贝母、大黄、雪莲、蕨麻、鹿角菜、发菜、三刺等资源十分丰富。 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乃至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有20余处。大自然赋予了青海独特的风光。如江河源、昆仑文化、青海湖、塔尔寺都是具有垄断性品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青海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6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比上年增速高0.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3836元,比上年增长11.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3%、59.4%36.3%。 特色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盐湖化工、电力、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轻金属新材料和中藏药现代化为重点的新型产业群正在崛起,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 Brief Introduction of Qinghai 1. Summery: Qingha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Qinghai is named after Qinghai Lake, the largest inland salt lake in China (Short for Qing). The four fifths of area in Qinghai is plateau with its average altitude over 3,000 m above sea level so that Qinghai has its typical plateau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