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支出管理》课件 13 公共卫生支出
公共支出管理 第十三讲 公共卫生支出 2010年春 医疗卫生服务的层次 医疗卫生服务的层次—— 公共卫生服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接近于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外部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 医疗服务:特指医院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是对各种疾病的医治,属于私人产品。谁来提供? 医疗卫生服务的层次 医疗服务的两个层次—— 基本医疗服务: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 政府必须向每个公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目的是保证每个人获得公平的起点(为控制浪费,个人需少量付费)。 非基本医疗服务:为基本医疗服务包以外的医疗卫生服务,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由居民自己承担经济责任。为了降低个人和家庭的风险,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保”。 谁来生产医疗卫生服务?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如果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营利性机构为主体,无法保证社会公益目标的实现。 因而,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必须是公立机构或非营利机构。 从国际经验来看, 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不以营利性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主体。 谁来生产医疗卫生服务? 从服务主体的构成看,大致有两种类型—— 1、以政府直接创办的公立机构作为医疗服务主体。如英国、瑞典、日本。 经费——在以英国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医疗服务机构的经费几乎全部来自于政府的公共卫生预算;而在一些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医疗机构的经费则主要分别来自政府拨款和准税形式的医疗保险费。 2、以公立医院和非营利医院共同作为服务主体。如德国、美国。 经费——公立医院:政府拨款和医疗保险费。非营利机构:以服务收入为主(来自医疗保险),政府援助为辅。非营利机构的盈余需用于事业再发展,而不得进行分配。 谁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1、以英国为代表的福利国家主要是通过一般性财政预算确保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转。 2、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其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转费用则主要来自社会医疗保险收入。 3、美国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除政府投入外,医疗服务机构的收入更多来自商业医疗保险。 回到中国 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应该是公立机构为主,非营利机构为辅。 后者作为非政府、非企业组织,有着政府机构和营利性市场主体所不具有的优点,如机制灵活等等,但也有其非常突出的弱点—— 较之与营利性市场主体,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所以其运行效率相对更低一些; 较之与政府机构,其筹资能力明显不足,也没有强大的法定责任约束。 此外,民间经济力量的强弱、公众对社会事业的参与意识以及法律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都有着重要影响。 公共卫生支出 公共卫生支出是公共部门用于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支出。 统计年鉴中的一些指标: 卫生总费用——反映全国当年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用筹资来源法测算。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指各级政府用于卫生事业的财政预算拨款。 社会卫生支出——指政府预算外的卫生资金投入,主要表现为社会医疗保险。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指城乡居民用自己可支配的经济收入支付的各项医疗卫生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 据此,公共卫生支出大致包括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 公共卫生支出 国际比较 城镇医疗保险情况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1998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993~2006年数据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针对城镇非从业人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情况 2003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开始试点 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67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覆盖人口2.36亿人,共有1.79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7%。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22亿次,补偿资金支出61.75亿元。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145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为5.08亿人, 4.10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0.7%。2006年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2.72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合计为155.81亿元。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2451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7.3亿人,参合率为86.2%。2007年全国新农合基金支出346.6亿元,补偿支出受益4.5亿人次。 2006年数据分析 1、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低。2006年占GDP比重仅4.81%。 2、结构不合理。个人支付比例高达50%。 3、公共预算用于医疗卫生的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