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的知识重点整理
美的本质
第一节 中西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一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不同探讨
(一) “美是什么”问题的提出
首先将“美是什么”作为一个问题明确提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他借苏格拉底之口向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提出了这个问题:“美是什么?”
1、柏拉图:“美是理念”说: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 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西方美学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严格说,他才是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考美学问题,并把美学造成思想体系的人。
从柏拉图之问开始,西方美学开始成为体系性的美学。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美学的终极之问,构成了不同美学体系得以产生和完成的基础,决定着西方美学不同体系的不同整体性面貌。正是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和重新追问,构成了两千余年经典的西方美学史。
在柏拉图看来,之所以说“美是难的”,是因为“美本身”存在着诸多的悖论。在《大希庇阿斯》中,柏拉图通过对关于“美”的流行观念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这些悖论:
首先,既然“美”不就是“美的事物”,那么美是使事物显得美的质料或形式吗? 其次,美是某种物质的及由此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吗? 其三,美是“善”(恰当、有用或有益)吗? 其四,美是否等同于由视觉与听觉引起的快感?
面对这个悖论,柏拉图采用了一种机巧的“假定”的方式:“假定有像美本身、善本身、大本身等等的这类东西存在。”用美的普遍的、恒定的、诉诸理性的一面去否定特殊的、暂时的诉诸感性的一面,提出了“美是理念”的重要命题。
2、 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
(1)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在于自然的与人工的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以形成事物的“整一性”。 。
(2) “整一”不是杂多,不是单一,而是既包含了统一性,又包容了多样性,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有机统一。
(3)所谓“秩序”,是时间上的匀称;“匀称”是空间中的秩序;“明确”则是对“秩序”与“匀称”的限定。因而,“秩序”是时间上的整一,“匀称”是空间上的整一,明确则是整一所造成的感官印象。
3、 普洛丁:“美的分有说”
古罗马时代的普洛丁继承柏拉图的哲学美学思想,提出了“美的分有说”。普洛丁的学说开启了中世纪唯心主义神学美学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4、 文艺复兴时:美的自然法则
a思想上的变化:(1)以人为中心,追求人性的完善,反对传统神学;(2)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盲目的宗教信仰和权威崇拜;(3)肯定现世的幸福和感官享受,否定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b在美学观点上的变化:1、认为美来自人,肯定尘世的美. 2、重视对古典美学经典的研究,在客观事物中寻求美的基础 ,重新肯定艺术摹仿自然的传统观点 .3、重视研究自然美和人体美,特别强调“自然” .
c以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肯定自然界本身的美和感受美的乐趣 。
(1)达·芬奇(1452—1519)《画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2)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率”也被看作艺术摹仿自然的一个重要法则
(3)“黄金分割率”:以“黄金分割率”为代表的各种形式法则被视为重要的美的法则,由此,人们充分肯定了自然之美、尤其是人之美.
5、 休谟和博克:经验主义美学
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和西欧启蒙主义美学的发展,标志着体系性美学的成熟。
(1)休谟(1711—1776):“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认为“快感和痛感是形成美与丑的真正本质 ”
(2)博克(1729—1797):美是属于物体的某些属性.
他说:“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美的外形很有灵效地引起某种程度的爱,就像冰或火很有灵效地产生冷或热的感觉一样。”
6、狄德罗(1713—1784)提出了“美在关系”
他说:“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我指的不是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
7、康德:“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康德(1724—1804):美只与主体的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有关,而不在于事物的存在.提出了美只涉及形式:“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8、黑格尔(1770—1831)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黑格尔:“理念的感性显现”他是哲学上客观唯心主义者的集大成者。
观点:(1)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而感性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
(2)他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下编:第一章第二节:劳伦斯.ppt
- 不等式及其解集891616296.ppt
- 期货与期权卷.doc
- 上海高二上册词汇 文档.docx
- 导数的综合应用(理).doc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学院学习总结.doc
- 三角函概念整理.doc
- 行政诉讼参考书.ppt
- 中原区2006年招教小学语文试卷.doc
- 计算机软件第一章习题课.ppt
- 洋流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2024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协诊岗招聘考试真题 .docx
- 第三单元 3 宜人的设计 教学设计人美版2025美术七年级下册 .docx
- 2025年广东深圳市高三二模高考生物试卷试题(精校打印) .pdf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doc
- 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名著+散文 专项突破限时测试卷4(含答案) .pdf
- 算法与程序设计:第4章 贪心算法.ppt
- 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美国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本质、特征与终结+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复习 .pdf
- 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名著+散文 专项突破限时测试卷9(含答案) .pdf
- 学院教职员工教育培训制度.docx
最近下载
- 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图集.docx VIP
- 《刺法灸法学》期末复习重点内容、习题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 全国科普日 小学生趣味科普宣教课件.pptx VIP
- 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第10课 编辑字块--课件.ppt
- 晶体的长大jackson界面结构判据.pdf VIP
- 跨学科实践活动3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doc
- 《中式烹调师(二级)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pdf
- Roland罗兰乐器OCTAPAD SPD-30 Version 2 打击板SPD-30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Wexner便秘评分(中文版).docx VIP
- 西药处方药零售.pdf.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