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奖公示重庆大学
项目名称:高精度高能工业CT综合研发平台及应用
推荐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一、项目简介
高能工业CT技术及产品至今仍被列为发达国家限制出口的高技术和严格禁运的先进设备,其技术综合性强,系统复杂,功能强大。为满足我国军工国防及先进制造、重大产品及装备对这一先进技术的要求,我国高能工业CT技术在2004年获得零的突破,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高能工业CT系统主要针对大型工件和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对象,如何解决大尺寸高精度检测矛盾,检测要求针对性强的定制化要求和快速响应的矛盾及高可靠性问题,国际国内同行长期难以在高精度、快速定制化制造及长期自校正稳定运行问题上取得进展。
为了突破以上瓶颈,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支持下,围绕提高CT系统精度、快速定制等核心问题,在加速器有效焦点调节、系统高精度自动定位和校准、高精度尺寸测量、大尺寸对象高精度检测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完成高精度高能工业CT综合研发平台,为我国工业CT产品开发提供了一个高精度、多功能、结构开放、适应性强的高端技术平台。空间分辨率成倍提高并突破5.0 Lp/mm,尺寸测量精度提高1.5倍并突破0.02mm,产品生产周期由18个月缩短为6个月。“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空间分辨率和尺寸测量精度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高精度高能工业CT综合研发平台的建设,实现了高能工业CT系统产品定型,研制开发的20台(套)不同能量的产品,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铁路、石油等领域,为神舟系列飞船、探月工程、新型航空发动机、先进武器装备、铁路机车关键产品及零部件的检测及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确保了产品质量,明显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工业CT系列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编制工业CT国家标准7项,申请发明专利55项,发表论文110篇(SCI、EI 47篇),培养硕博160余人。
本项目成果为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高技术领域的垄断和封锁,满足我国国防和民用等高端产品的无损检测和新产品开发需求,提升我国工业CT技术及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重大产品及装备的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效益。
项目获2014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客观评价
重庆市科技成果鉴定见
2014年5月17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对“高精度高能工业CT 综合研发平台及应用”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由两名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到现场考察了设备,并对设备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测试和资料审查。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成功研制了高精度高能工业CT 综合研发平台,空间分辨率达到5.0 Lp/mm,尺寸测量精度达到0.02mm,扩展灵活,结构开放,具备CT、DR成像、三维重构、逆向CAD等功能,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空间分辨率和尺寸测量精度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奖励
2014年获重庆科技进步一等奖。
工业CT国家标准
共制订国家标准7项,环保部标准1项。
2012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722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国内首批6项工业CT国家标准,涵盖了工业CT成像指南、系统选型指南、系统性能测试方法、检测通用要求、火工品检测方法、图像测量方法等,形成了工业CT国家标准体系初步框架,于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标准的编制由第一完成单位牵头完成,参与编制和审查的包括了工业CT 制造商、用户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工业CT 行业规范,促进行业进步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教育部工程中心验收意见
2013年12月19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召开了“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听取了中心建设工作汇报,审核了相关资料,进行了现场考察,一致认为:中心形成了三大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符合该技术领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已形成了覆盖高、中、低能工业CT的持续研究开发和工程化能力。相关成果及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航天、航空、军工、石油、铁路、汽车、地质等重要产业部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国内外同行认可
项目组与国外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得到王革教授和潘晓川教授等国际知名CT 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赞扬。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兵器工业集团等行业用户率队考察第一完成单位,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2013年5月18日,举办了“中国首台工业CT机第一幅图像诞生20周年纪念会”,来自绵阳市科技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驻西南地区军代室、中北大学、中国工业博物馆、重庆市发改委、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