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与空三概述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主要内容 一、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一)任务 (二)方法分类 (三)三种方法的比较 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二)方法分类 (二)方法分类 (三)三种方法的比较 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一)、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定义 (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意义 (三)、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 (四)、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分类 (五)、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信息 (一)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定义 利用计算的方法,根据航摄像片上量测的像点坐标以及极少量的地面控制点,求出地面加密点的物方空间坐标,称之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然后利用这些已知点的坐标求解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所以又称为摄影测量加密。 (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意义 不触及被量测目标即可测定其位置和几何形状 可快速地在大范围内同时进行点位测定,以节省野外测量工作量 不受通视条件限制 区域内部精度均匀,且不受区域大小限制 (三)、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 为立体测绘地形图、制作影像平面图和正射影像图提供定向控制点和像片定向参数 进行三、四等或等外三角测量的点位测定 测定大范围内界址点的统一坐标(地籍摄影测量) 单元模型中大量地面点坐标的计算 解析近景摄影测量和非地形摄影测量 (四)、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分类 (五)、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信息 本讲参考资料 * * 山东交通学院 测绘教研室 《摄影测量学》 (一)任务 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处理立体像对,获取地面点的三维空间信息 (二)方法分类 1、空间后方交会---前方交会方法 (1)先用后方交会求出像片外方位元素 (2)再用前方交会求出像点对应地面点坐标 2、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法 (1)先进行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求出模型点的摄影测量坐标 (2)再用地面控制点将模型纳入测量坐标系求出地面点坐标 3、立体影像对光束法严密解(一步定向法) 以共线方程为基础,未知点、控制点同时列误差方程,将像片 外方位元素和待定点坐标在平差过程中整体解求。 将共线方程展开时,共有未知数:6个外方位元素,待定点摄 影测量坐标X、Y、Z。 误差方程的一般形式: 对一个立体像对中的任一点,从左右影像出发均可列出两组如上 式的误差方程 对于控制点: 此法含有左右像片共12个外方位元素,对于待定点,除12个 外方位元素外,同时还引入了3个空间坐标未知数。 一对同名点 4个误差方程式,所以至少需要3个控制点, 才能确定平差基准。 若一立体像对中含有4个平高控制点和n个待定点,则需解求 (12+3n )个未知数,误差方程式个数为(16+4n) 误差方程表示为矩阵形式: 总的误差方程式表现形式: 对于控制点:X=0,B=0 法方程: 其中: 对于有两类未知数的法方程,常消去一组未知数,得一改化法方程: 在求解时,一般情况下是消除数量最多的一组未知数,形成改化 法方程,所以多数情况下是先求得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然后得 到待定点坐标的改正数。求得所有未知数的改正值后,改正值和 新值的和为新的近似值,计算时需反复趋近,直至满足精度。 单模型法 航带法 区域网法 按平差范围 航带法 独立模型法 光线束法 按数学模型 非摄影测量信息: 像片上量测的像点坐标,立体模型上量测的模型坐标 摄影测量信息: 大地测量观测值 距离 角度 天文经纬度 局部坐标 像片外方位元素 高差仪记录 摄站坐标 像片姿态 摄站坐标差 相对控制条件 湖面等高 平面 圆周 共线 参考书 1、李德仁,郑肇葆 编著,《解析摄影测量学》,测绘出版社 2、李德仁,周月琴 编著,《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测绘出版社 教材 张剑清,潘励,王树根 编著,《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业: PP.73,第18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