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致病性与免疫性概要
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可引起不同的结果,有的细胞完全被破坏,有的只有轻微的病变,或无可见的变化,由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称CPE。往往随病毒种类和细胞类型不同而异。这些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比较恒定。常见的为细胞变圆,坏死,溶解或脱落等。腺病毒 细胞变圆,并堆积成葡萄状,麻疹可形成多核巨细胞或融合细胞。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在光镜下,可见胞浆或核内出现嗜酸或嗜碱性染色,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称为 inclusive body。狂犬,baozhi,嗜酸;麻疹,核或胞浆,嗜碱。 导致病毒mRNA降解,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 病毒的致病性 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类型 病毒的致病机制 机体的抗病毒免疫 病毒的感染:指病毒通过粘膜或破损皮肤等途径侵入机体,在局部或全身的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病毒感染的途径(病毒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 2.垂直传播: 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方式。 常见途径: 1)呼吸道传播: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 2)消化道传播:如肠道病毒、甲肝病毒等。 3)媒介昆虫叮咬传播:如流脑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 4)动物咬伤传播:如猎犬病毒。 5)接触传播:如传染性软疣病毒。 6)性传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某些病毒可经多种途径感染,如乙肝病毒可经手术、输血、注射、拔芽、共用餐具等。HIV除经性传播外,还可经输血、针刺等感染。 2.垂直传播: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的方式。 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 以乙肝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多见。可引起死胎、早产或先天畸形。 一)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 原因: 1、病毒毒力弱或机体防御能力强,病毒不能大量增殖,不造成细胞、组织的严重损伤。 2、也可因病毒不能最后侵犯到达靶细胞,不出现临床症状。 隐性感染者可向体外播散病毒而成为传染源。 病毒感染的类型 二)显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细胞破坏、死亡,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 根据感染部位分: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根据发病缓急分: 急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 病毒感染的类型 1、急性感染: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恢复后机体内不再存在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甲肝等。 2、持续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甚至终身,潜伏期长、发病慢、恢复也慢。 可出现明显症状,也可不出现明显症状而长期携带病毒,成为重要传染源。 病毒感染的类型 二)显性感染: 1)慢性感染:病毒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或经输血、注射而传播。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年,病毒在整个持续过程中可被检出,一般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患者表现轻微或无临床症状。如乙肝。 2)潜伏感染: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增殖产生感染性病毒。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发生增殖而引起临床症状,称急性发作,病毒仅在临床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能被检出。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二)显性感染: 3)慢发感染:也称迟发感染。病毒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多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死亡。 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儿童-成人 (一)致病机制 1、溶细胞感染 2、非溶细胞感染 3、引起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 4、免疫抑制作用 (二)抗病毒免疫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3、免疫耐受 病毒的致病机制与抗病毒免疫 1.溶细胞感染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溶解死亡。多见于无包膜病毒。 (1)病毒增殖、释放时引起细胞裂解 (2)病毒增殖,阻断宿主细胞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 (3)病毒感染后,细胞膜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强,酶释放 (4)大量的衣壳蛋白,直接损伤宿主细胞 2.非溶细胞感染 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不引起细胞溶解死亡,也不阻碍细胞代谢,呈稳定状态感染。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细胞内形成普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嗜酸性或嗜碱性、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 包涵体成分对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也有破坏作用,也可导致宿主细胞损伤;同时它又有助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 正常细胞 CPE 狂犬病毒包涵体(Negri body) 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3.引起宿主免疫病理损伤 1)对免疫系统损伤: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细胞,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某些疾病甚至肿瘤。 2)免疫复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