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结构教学大纲 化学与化工学院
《物质结构》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孔德生 执笔人:李平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课程名称:物质结构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Material Structure
课程类型:
总 学 时:51
学 分:3
开设专业:化学教育、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等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师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原子、分子、晶体的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微观结构和其性能间的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获得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物质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掌握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手段和原理,加强对先行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从结构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弄清原子、分子和晶体中电子运动的基本规律,了解薛定谔方程的由来和用量子力学研究原子结构的基本方法,理解波函数、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和角度分布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原理。
2.了解用量子力学研究分子结构和配合物结构的基本方法,掌握分子轨道理论及配位场理论的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化学键的本质,通过分子图初步理解分子电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了解分子对称性和群论的概念及其在研究分子结构中的作用。
3.理解研究分子结构的近代物理实验方法,包括光谱(振-转光谱)、磁共振谱、光电子能谱等基本原理,并学会对相关图谱的分析。
4.掌握晶体周期性结构的特点及晶体的各种性质,理解晶体存在的各种类型及其空间点阵型式,初步了解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应用。
5.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从本质上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发展简史、学习方法。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和原子结构
第一节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和量子论的诞生
1.了解黑体辐射和普朗克的量子论;
2.理解光电效应和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
3.理解Bohr原子结构理论基本要点;
4.掌握德布罗意波的关系式:P=h/λ(重点);
5.理解波粒二象性的实验验证—晶体的电子衍射;
6.掌握不确定关系ΔX·ΔPX≥h(重点)。
第二节 实物微粒运动状态的表示法及态叠加原理
1.掌握波函数的合格条件及正交性;(重点)
2.理解的物理意义,并会求归一化因子;
3.理解量子力学态叠加原理。
第三节 实物微粒的运动规律――-薛定谔方程
1.掌握定态及含时薛定谔方程的表达形式;
2.掌握在一维、二维和三维势箱中粒子的波函数、能量表达式及其在共轭体系中的应用。
第四节 定态薛定谔方程的算符表达式
1.掌握算符的概念及算符化规则;
2.掌握算符的本征值、本征函数和本征方程的概念;(重点)
3.理解量子力学中平均值的概念及平均值公式的简单应用。
第五节 氢原子与类氢离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1.掌握核固定近似模型及氢原子及类氢离子薛定谔方程的直角坐标表达式;
2.了解定态薛定谔方程在球极坐标中的形式;
3.理解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般思想―――变数分离以及变数分离的基本方法;
4.理解方程求解过程的结果;
5.了解Θ(θ)和R(r)方程的求解结果。
第六节 氢原子及类氢离子的解的讨论
1.掌握能级表达式及几个量子数之间的关系;
2.掌握量子数n,l,m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求解轨道角动量及其Z分量;(重点)
3.掌握波函数中径向和角度节面数的关系。了解实函数与复函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七节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表示
1.了解氢原子基态波函数的各种图示方法;
2.理解径向分布函数图示表示的意义;
3.了解角度分布图的作法及各种常见轨道的角度分布图,理解角度分布函数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节 多电子原子结构理论的轨道近似模型―――原子轨道
1.理解轨道近似(单电子近似)模型;(重点)
2.理解中心力场近似;
3.了解屏蔽模型和自洽场模型的思想。
第九节 电子自旋
1.理解自旋波函数和自旋轨道;
2.掌握保里不相容原理及斯莱特行列式表示法;(重点)
3.了解自旋相关效应。
第十节 原子整体的状态与原子光谱项
1.掌握原子的量子数与角动量的耦合;
2.理解光谱项的意义;
3.掌握光谱项及光谱支项的符号表示;
4.掌握洪特规则;
5.掌握等价及非等价电子组态光谱项的推求及基谱项的确定。(重点及难点)
第十一节 原子内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1.理解钻穿效应和屏蔽效应;
2.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重点)
第一节 中的分子轨道及其共价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