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锥曲线系统总结及高考真题(附答案)
圆锥曲线(后附高考真题及答案)
①系统总结及考点 ②真题 ③答案
一、椭圆方程.
⑴①椭圆的标准方程:
i.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ii.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②一般方程:.③椭圆的标准参数方程:的参数方程为(一象限应是属于)⑵①顶点:或.②轴:对称轴:x轴,轴;长轴长,短轴长.③焦点:或.④焦距:.⑤准线:或.⑥离心率:.⑦焦点半径:
i. 设为椭圆上的一点,为左、右焦点,则
由椭圆方程的第二定义可以推出.
ii.设为椭圆上的一点,为上、下焦点,则
由椭圆方程的第二定义可以推出.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归结起来为“左加右”.
注意: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得方程的轨迹为椭圆.
⑧通:垂直于x轴且过焦点的弦叫做通经.坐标:和
⑶共离心率的椭圆系的方程:椭圆的离心率是,方程是大于0的参数,的离心率也是 我们称此方程为共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
⑸若P是椭圆:上的点.为焦点,若,则的面积为(用余弦定理与可得).
二、双曲线方程.
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⑴①双曲线标准方程:. 一般方程:.
⑵①i. 焦点在x轴上:
顶点: 焦点: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或
ii. 焦点在轴上:顶点:. 焦点:.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或或 .
②轴为对称轴,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焦距2c.③离心率.④准线距(两准线的距离);. ⑤参数关系.⑥焦点半径公式:对于双曲线方程(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双曲线的上下焦点)
构成满足 (与椭圆焦半径不同,椭圆焦半径要带符号计算,而双曲线不带符号)
⑶等轴双曲线: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离心率.
⑷共轭双曲线: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叫做已知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与互为共轭双曲线,它们具有共同的渐近线:.
⑸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的渐近线方程为如果双曲线的渐近线为时,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例如: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为且过,代入得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若直线与双曲线一支有交点,交点为二个时,确定直线的斜率可用代入法与渐近线求交若P在双曲线,常用结论1P到焦点的距离为m = n,则P到两准线的距离比为m︰n证: = 常用结论2从双曲线一个焦点到另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b三、抛物线方程.
.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其几何性质: 图形 焦点 准线 范围 对称轴 轴 轴 顶点 (0,0) 离心率 焦点 顶点.
②则焦点半径;则焦点半径为.
③通径为2p,这是过焦点的所有弦中最短的.
④(或)的参数方程为(或)(为参数).
四、.
4.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平面内到定点F和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当时,轨迹为椭圆;
当时,轨迹为抛物线;
当时,轨迹为双曲线;
当时,轨迹为圆(,当时).
,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a(2a|F1F2|)的点的轨迹 1.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2a(02a|F1F2|)的点的轨迹 2.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e的点的轨迹.(0e1) 2.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e的点的轨迹.(e1) 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图形
方
程 标准方程 (0) (a0,b0) y2=2px 参数方程 (t为参数) 范围 ─a(x(a,─b(y(b |x| ( a,y(R x(0 中心 原点O(0,0) 原点O(0,0) 顶点 (a,0), (─a,0), (0,b) , (0,─b) (a,0), (─a,0) (0,0) 对称轴 x轴,y轴;
长轴长2a,短轴长2b x轴,y轴;
实轴长2a, 虚轴长2b. x轴 焦点 F1(c,0), F2(─c,0) F1(c,0), F2(─c,0) 焦距 2c (c=) 2c (c=) 离心率 e=1 准线 x= x= 渐近线 y=±x 焦半径 通径
2p 焦参数
P
一、选择题:
1. (2006全国II)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2. (2006全国II)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 )
(A)2 (B)6 (C)4 (D)12
3.(2006全国卷I)抛物线上的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小值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器人机械工程基础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pdf
- 2024苏教版数学新教材培训:“统计与概率”领域编修说明.docx VIP
- 净化系统的设计讲义.ppt
- 麦格米特artsen pm cm系列智能焊机用户手册sm megmeet1.pdf
- 压力容器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压力容器制造(含安装、修理、改造)单位〕.pdf VIP
- 2023年华为公司招聘职位要求.pdf
- GB-粉尘爆炸泄压规范.pdf
- 茶园节水灌溉技术方案.pptx
- 医院分期建设实施要点分享---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为例(分享版).pdf VIP
- 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静脉用药质量管理与风险防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