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的修养论
老子的修养论 老子所倡导的修道,即是从生理方面的返璞归真与从人性方面的返璞归真。 《史记·老聃韩非列传》:“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他的长寿不仅是他在修道方面的实践活动的成功反映,也是对他的修道理论的强有力的证明。 一、抟气致柔,比于赤子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 把受宠看做是下贱之事,无论得之或失之都足以令人如同受辱一般地感到惊惧,体现了三代礼教崩溃后士大夫阶层力图挣脱人身依附关系,实现独立人格尊严的强烈要求。 人的躯体是人的生命的载体,这个载体一旦消亡,人的生命也就随之告以终结,独立人格尊严的实现也由此失去了依托。 人的生命的存在与人的独立人格尊严,这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问题。一旦时政将这两者推向严峻对立的地步时: 先秦儒家的态度是退而独善其身,甚或不惜舍生以取义,杀身以成仁; 道家则是采取与当局不合作的态度,以规避与防范陷入到某种人身依附关系之中。道家反对以身殉名,即为仁义之名而残生损性。为此,道家从老子起,便一直把珍视人的生命存在放在一种十分重要的位置,即所谓“贵大患若身”,并为延年益寿、战胜衰老进行孜孜不倦的努力奋斗。 老子十分清楚,人与万物一样最终都要走向死亡,这是既无法抗拒亦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任何有形的事物都表现为一个过程,过程有长短之别,然有起始必有终结则是完全相同的,天地不可能例外,人与万物无逃于天地之间,因而更不可能例外。 所谓“天长地久”,也只是相对于万物而言,并非说天地是永恒的。在德这个囿域中,天地最先得道而成,然后万物才从天地阴阳之气的互相交感中产生。天地生养万物而不自生,故天地能比万物长久。万物从天地而生,其受命之初虽柔而弱,但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壮胜之后虽刚且强,但已逐步接近衰亡。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第七十六章)。徒。途也。 从道德之意的这一理路继续延伸,老子找到了消解“有身”之患的法宝,这就是“修道”。老子为修道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目标: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第三十三章)。 所,指容纳形体的空间 。形体永远能够占据其应有的空间,这便是一种永恒。人的形体是不可能永恒存在的,但通过修道延长其存在的时间,以达到相对的久远则是可能的。这是修道的第一层目标。 修道的另一层更为重要的目标是要达到精神与道同体,也就是说形体即使死灭了,与道同体的神将永远不会消亡,这才是真正的“寿”。 老子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蝎类)虺 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i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哑),和(元气淳和)之至也。(第五十五章) 德者,得也;赤子,婴儿也。含得深厚的人,好比婴儿一样,不会伤于蜂蝎毒蛇的螫咬,不会遭受攫鸟猛兽的搏击。 他还说: 吾闻善摄(调摄,养护)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si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即是含德之厚者,亦即道行深厚之人。已经通过一定的修持途径,使自身回复到如同婴儿之未孩的“精之至”与“和之至”的状态。对这种婴儿状态的复归与坚定持守,是延长生存的唯一途径; 通过种种进补的办法使身体过早进入坚强状态,这并不合于修道的基本原则,即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五十五章)。 早已,即必然导致过早夭折而亡的后果。 修道,就是通过一定的修持途径,积蓄与增强人体的内在能量,直至达到外物不能伤的程度,以延缓人体过早进入刚强而走向死亡。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第十章) 这里连续提出的三个逐一递进的问题,讲的正是有关修道的途径。 营魄,河上公注:“魂魄也。” 魂为阳,魄为阴。人与万物一样,莫不阴阳负抱冲气而和,亦即“载营魄抱一”。“一”即是“和”,是魂与魄互相作用构成的稳定的生命统一体。 营魄抱一则生,营魄分离则死。怎样能使营魄抱一而不致分离呢?必须通过“抟气致柔”的修持训练,使身体回复到如同婴儿一般的“精之至”与“和之至”的状态。 如何确保“抟气致柔”的修持训练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呢?必须通过“涤除玄鉴”的心神修养,使心神中无丝亳瑕疵留存。 养神是“抟气”这种修持训练的前提。现代人往往将德行修养和身体健康看做是两件互不相关的事。而在老子看来,德行修养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老子的修道实践过程中,“涤除玄鉴”的德行修养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抟气致柔”训练的基本前提。 而“抟气致柔”则是“载营魄抱一”的保证。 养神对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复习资料:招标投标.docx
- 201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复习重点及解析:工程监理制度.docx
- 2013年一级建造师考前试题及答案公路工程试卷二.doc
- 2013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习题精选八.docx
- 2013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习题精选十.docx
- 2013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复习指导二.docx
- 2013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习题精选四.docx
- 2013年造价员考试基础理论模拟试卷5.doc
- 2013年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doc
- 2013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习题精选二.docx
- 难点解析-河南省禹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专题练习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吴宗宪的幽默.pptx
- 难点解析-河南省禹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综合训练试题(解析卷).docx
- 难点解析-河南省禹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专项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 难点解析-河南省灵宝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docx
- 难点解析-河南省登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难点解析-河南省登封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专项测试试题.docx
- 难点解析-河南省项城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必考点解析试题.docx
- 难点解析-河南省灵宝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元一次方程组)汇编定向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