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纸币始祖宋交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纸币始祖宋交子

纸币始祖宋交子 财会月刊杂志社 汪定华 中国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最初的天然海贝、布帛等实物货币,逐渐发展到金属称量货币、铸币,直至今天纸制货币的广泛使用。北宋时期出现的纸币“交子”,不仅是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的一大创举,还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 北宋初期,商家在进行商品交易时,往往是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但是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不方便。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中需要大量轻便的货币。而且,当时全国的货币并不统一,铜铁钱都因区域限制而不能通用。此外,北宋政府经常受北方辽和西夏的威胁和侵略,被迫养重兵,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急需依靠发纸币来弥补赤字。当时的造纸业和印刷业已经比较发达,技术上足以支撑纸币的印制。种种原因促成了“交子”的产生。 最初交子由蜀地民间富商主持发行。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富民十六户主之。”成都等地相继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大约公元1008年,成都16家官商联合用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密码、划押、图章等印记,面额依领用人所交现款临时填写,作为支付凭证流通。存款人把铁钱交付给商号,商号把数额临时填写在楮纸卷上,再将纸卷交还给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铁钱时,商号向存款人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标准是每1000文收取30文。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又名“楮币”。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并非货币。 由于商号恪受信用,存款人可随时兑现,加上商号所印交子的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后来,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商人之间在进行大额交易时,干脆直接用可随时兑现的交子来支付货款。这样,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征。有些交子商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只是民间发行的“私交”,并未得到政府的认可。 作为纸币的交子跟金银铜铁等铸币比,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有铸币作支撑,其本身就变得一文不值了。因此,其流通功能的实现在于人们信任这一纸币能够代表实际的铸币,只要信用有保证,这一纸币就能够发挥其流通的功能而合理地存在下去。然而信用的维持并不容易,一般人没有能力长期保证这一信用的存在。富商主持下的交子因为富商道德的丧失或者经济条件的变化,不久就出现了“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的局面,从而导致纸币不能得到兑现。信用危机的出现,也就使交子无法由私人继续主持发行下去。公元1023年,北宋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官交子最初发行时,基本上是仿照商办交子形制的,在票面上加盖本州州印,但对其发行和流通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法和制度。第一,规定交子面额的等级,初时分为一到十贯共十种。到宋仁宗时,一律改为十贯和五贯两种。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越分越细。第二,发行以两年为一界,兑现或期满后的以旧换新,依然扣三十文每贯。第三,交子限额发放,每一界交子发行最高限额为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第四,发行交子有备用本钱,以铁钱作交子发行的“钞本”。 公元1041~1048年,当时秦州支出的交子无法兑现现钱,就以十三界新交冲抵。公元1072年,“交子二十二界将易,而后界给用已多,诏更造二十五界者百二十五万,以偿二十三界之数,交子有两界自此始”(《宋史》卷181《食货下三》)。至于为何发行没有准备的纸币,宋神宗一语道破,“行交子,诚不得已,若素有法制,财用既足,则不须此,今未能然,是以急难无有不已之事”(《宋会要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绍圣以后,界率增造,以给陕西沿边来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络,多者至数百万络;而成都乏用,又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宋史》卷181《食货下三》),可以看出,交子滥发,实际上成为统治者实施赤字财政的工具。 由于北宋政府滥用信用,导致交子成为其敛财的工具,交子没有了信用,也就丧失了流通的功能,从而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公元1105年,“令诸路更用钱引”,把纸币定名为“钱引”,以“缗”为单位,名称虽变,但其实质为敛财工具没变,甚至变本加厉了。公元1107年,政府把交子务改为钱引务,这年的发行数“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而价愈损。”也就是说发行量由一百二十万缗增加到二千多万缗,而且没有准备金,“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至引一缗当钱十数。”可见,价值一千钱的缗只能当钱十多个钱,纸币贬值是多么严重。纸币越来越多,发生通货膨胀,纸币不断贬值,各地钱引陆续停用,但川蜀地区仍在通行,到了南宋理宗末年已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