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考前冲刺诗歌鉴赏
考前冲刺复习之诗歌鉴赏
一轮反思——存在的主要问题
读不懂诗歌或理解片面。
对诗歌的内容、情感形不成整体把握;仅停留在翻译上。
答题混乱。
①、审题不清,抓不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不熟悉常规题型的答题思路。
②、答题空泛,语言笼统,不能结合相关的诗句进行分析。
③、乱答一气,写一大堆,说不到点子上。
应对策略
如何读懂诗歌
1、首先要有大量的积累
诗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各种主题思想、意象的固定内涵、典故、语言风格、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各种修辞、各类题材、体裁等。
2、要学会联想。读懂诗歌必须要调动各方面的认知——看到什么就要想到什么
如:标题——写人、写事、写景;时间、地点、季节;题材;可能的主题
注释——生平、背景、遭遇
作者——社会特点
意象——固定意象的内涵、意象的特点、几个意象构成的意境画面特点、景中之情、
写景的手法、(艺术手法)
3、抓关键词句
意象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数量词);诗眼;抒情的句子;用典的句子;直接体现情感的词语等。
如何规范答题
1、强化审题意识。
——锁定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型和答题要点。
2、熟记常见的几种题型和答题思路。
——特别要学会陌生题型的转换,转化成熟悉的常规题型。
熟记几种经常考查的题型的答题思路
1、景(意象类)——置身诗境
(1)赏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要注意——
抓意象的特点——如:荷残柳老
意象的固定内涵——如:大雁,思乡、念亲
景物描写的作用——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形象、交代季节、表情达意
明确写景所用的手法——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景与情的关系——什么景抒什么情,什么情借什么景来体现
赏析意境
(2)答题步骤——不管从哪个角度赏析景物描写,答题时都要扣住以下要点来答题。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请简要分析。
②、运用了什么手法
③、抒发了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什么思想感情。
(6)、巩固练习
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这首诗是李白暂别杜甫后寄居沙丘时所作,对杜甫表示了深深的怀念。沙丘,大约在山东汶水流域。
(1)“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2)、“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
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诗歌炼字炼句鉴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题金陵渡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潮浇夜江斜月里”中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除此之外,这一“斜”字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
若把“两三星火是瓜洲”中的“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为什么?
分析诗歌语言特色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这句诗的妙处是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