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概要

内容提要 一、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教育经济思想萌芽 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 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经济学兴起和开拓的历史条件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三、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展望 第一节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萌芽阶段的教育经济思想 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 一、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 管仲(?—前645年)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 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 树百获者,人也。” ——《权修》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749)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 “教人耕者其功多” ——《墨子鲁问》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 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1.配第(《政治算术》1676) 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价值 2.魁奈(《经济表》1758) 构成国家强大要素是人,人本身就是持稳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因素;人的性格、习惯等对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十分重要 3.斯密(《国富论》1776) 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生产要素 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 强调人才特别是有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 5.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 精神资本和物质资本,教师是生产者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 教育的生产性,人才浪费可惜,国家投资 配第的思想。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在1976年出版的《政治算术》著作中,首次试图运用数字资料去计算广义教育之成果的货币价值, 并从其结果中得出制定经济政策的结论。 配第把“技艺”看做一种特别的,除了土地、物的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生产要素。配第认为,教育和训练使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出现差别。他对比了海员和农民,认为由于海员所受到的训练,使得在货币价值比值上,令“一个海员实际上等于三个农民”。配第还从人的劳动使人力的货币价值生息这一假设出发,算出英国“有生命的资本”的货币价值。这是第一个力图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本”量的尝试。 斯密的思想 第一次直接对教育具有生产性和经济意义进行论述的人,首推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他首次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认为“人类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国富论》(1776)当中。 在亚当·斯密看来,教育和训练具有经济意义。他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约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做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他还指出:“一种费去许多工夫和时间才学会的需要特殊技巧和熟练的职业,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学会这种职业的人,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必然期望,除获得普通劳动工资外,还收回全部学费,并至少取得普通利润。而且,考虑到人的寿命长短极不确定,所以还必须在适当期间内做到这一点,正如考虑到机器的比较确定的寿命,必须于适当期间内收回成本和取得利润那样。熟练劳动工资和一般劳动工资之间的差异,就基于这个原则。” 萨伊的主张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教育与经济关系认识的加深,十八九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J.B.Say),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是资本,它应当产生和劳动的一般报酬没有关系的利息。”他批评亚当·斯密把财富一词严格限制为固着于物质中并体现在物质中的价值的观点,认为人天生的或自我取得的才能,也应包括在财富之内。认为“不论是谁,只要他凭每年所做的牺牲而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才能,他就享受着一种积累的资本,一种财富。虽然它是非物质的,却以专门职业的服务形式,每天同金银相交换, 这绝不是虚构的事。”据此,他认为:“政府所创办的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小学和博物馆等,也对财富的创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