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doc

论文 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勘探论文地质勘查论文 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要 此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主要论述流体包裹体在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定的指导。摘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流体包裹体测定法是近年来国外探矿使用的一种新方法。矿物形成时成矿熔液充填于矿物的晶格缺陷、空穴等处,矿物继续生成将其封闭并形成包裹体。包裹体的形态及组合规律严格受控于应力作用所形成的微裂隙和晶格缺陷,而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又与裂隙和断层发生的年代、断层深度等有关。因而,通过对工程建设区构造岩裂隙充填物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形态、组合规律、均一温度及水溶液盐度的测定和分析,可为该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性质和岩石变形深度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从而解决某些工程地质问题。   1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概况   1.1 流体包裹体的基本概念   流体是一个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流动,并且与周围介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物体。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根据成因,包裹体可分为原生、假次生和次生等。   矿物流体包裹体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起初主要被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目前,流体包裹体的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壳幔演化、地壳尺度上的流体迁移、石油勘探以及岩浆岩系统的演化过程等地学领域。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即是尽可能地提供准确详细的有关古流体组成的物理化学信息,以便于建立古流体作用过程的地球化学模型。   1.2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包裹体中的古流体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并将所获得的各种数据、信息来解释研究地壳及地幔中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因此,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种:1)研究矿物中包裹体的成因,恢复地质环境。2)研究包裹体的成分和物相变化,获取地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参数。3)研究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包裹体,了解成岩成矿流体的性质。4)指导找矿勘探。   1.3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方法   根据目前的资料,从包裹体研究可以获得下列主要参数,分别是:温度、压力、盐度、成分、密度、流体体系、流体的pH值、流体的Eh、流体的稳定同位素组成、流体捕获的时间、岩浆的冷却史、流体的流动速率以及找矿等。   研究方法主要有:均一法、爆裂法、淬火法、冷冻法、压碎台法、各种成分分析方法、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以及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鉴定等方法。   2 流体包裹体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进行大型地质工程修建的关键在于掌握该地区工程地质力学条件,为此,必须对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由于不同成因的包裹体显示了不同的地质条件,因此,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对分析场区的工程地质力学条件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利用流体包裹体对工程地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岩体断裂性质;确定工程地质体构造变形性质和期次;探索工程地质体中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判别隐伏断层及活动断层。   2.1 研究岩体断裂性质   流体包裹体是构造事件的热流体代表,是构造热流体的样品,在断裂构造岩中得以大量保存,不同性质断裂具有不同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通过对参与构造事件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研究和认识构造运动的性质、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张性断裂流体包裹体数量多、粒径大,富气相、富液相包裹体均有,且气液比变化范围大(10%~80%),成分以H2O为主,未见CO2为主的包裹体出现。不同层次断裂的流体包裹体存在差别。压性断裂的流体包裹体粒径小,具定向排列,并有压扁特征;均一温度较高,流体盐度较大,常遭变质。随着变质加深,流体包裹体成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以CO2的大量出现为其特征。扭性剪切带的流体包裹体数量少,是高温高压流体的代表,以发育粒径稍大的深熔融硅酸盐熔融包裹体和粒径小的纯CO2(密度110g/cm3左右)流体包裹体为特色。随着温度、压力降低,CO2密度逐渐降低,并出现CO2+H2O的流体包裹体。   2.2 确定工程地质体构造变形性质和期次   不同性质的微裂隙中流体包裹体反映出不同构造变形性质。因此,根据统计测量形成的各种成因的包裹体的相对密度,可推测岩石韧性、脆韧性、脆性变形的相对强度及构造叠加作用的强度;根据包裹体群带的宽度、长度、流体成分及它们的方位和互相穿插关系,可确定出不同构造变形期次和变形性质。   2.3 探索工程地质体中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通过古构造应力场的重建,可研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个构造活动期的构造应力的状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古流体场重建则包括研究赋存古流体的介质性质、古渗透流体的状态和渗流要素(如水头、流量、流速、运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