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试验蛋白质的分离提取SDS.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性试验蛋白质的分离提取SDS

如图2所示,左侧为夹心垂直板电泳槽示意图,右侧为凝胶模示意图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精髓在于它的不连续体系,由电极缓冲液、浓缩胶及分离胶所组成。 浓缩胶是由AP(过硫酸铵)催化聚合而成的大孔胶,凝胶缓冲液为pH6.7的Tris-HC1。 分离胶是由AP催化聚合而成的小孔胶,凝胶缓冲液为pH8.9 Tris-HC1。 电极缓冲液是pH8.3 Tris-甘氨酸缓冲液。 2种孔径的凝胶、2种缓冲体系、3种pH值使不连续体系形成了凝胶孔径、pH值、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性,这是样品浓缩的主要因素。 * 通过三种效应,样品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及电荷效应完成样品分子的电泳和分离。其中样品浓缩效应由4个不连续性完成,包括凝胶孔径的不连续性,缓冲液体系离子成分及pH值的不连续性,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其中最复杂的是缓冲体系离子成分及pH值的不连续性,在浓缩胶部位形成了泳动速度不同的快离子即氯离子,慢离子是甘氨酸根离子,蛋白质分子则处于两者之间,因此蛋白质分子得到了压缩。在pH6.7的凝胶缓冲体系中 前导离子或快离子:HC1解离出的氯根(C1-) 尾随离子(trailing ion)或慢离子:甘氨酸根 mcl?clmp?pmG?G(Cl代表氯根,P代表蛋白质,G代表甘氨酸根)有效迁移率=m?,m为迁移率,?为解离度) 当进入pH8.9的分离胶时,甘氨酸解离度增加,其有效迁移率超过蛋白质;浓缩效应即消失,进入分离阶段。 * 在浓缩胶中样品得到了浓缩,这种浓缩效应是由四个不连续性形成的,原理包括:缓冲液成分及pH的不连续性,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蛋白质从“-”极向“+”极移动,从浓缩胶进入分离胶,速度变慢,堆积浓缩。 * 电荷效应,当蛋白质样品进入分离胶后,pH增大(pH 8.9),Gly-解离度增大,不存在快、慢离子之分,蛋白质样品在均一电场强度和pH条件下泳动。由于各种蛋白质pI不同,所载有效电荷不同,因此质点的有效迁移率不同,形成不同区带。 * C.分子筛效应,分离胶的孔径小,各分子由于大小和形状不同,所受阻力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泳动速度,即分子筛作用。分子量小,形状为球形的泳动速度最快。 * 三 操作步骤 ㈠ 贮液及凝胶溶液的配制 根据所要分离蛋白质的分子量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表格内为5%的浓缩胶及10%的分离胶的配制。按照表格首先配制各贮存液并定容后,按照顺序加入相应试剂贮液配制不同浓度的凝胶溶液。 * (二)样品制备 将蛋白质定量后溶解在含10g/L SDS、10g/L巯基乙醇的0.01mol/L、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100℃加热2~5min。蛋白质的最后浓度一般为0.05~1g/L。 也可以将上述溶液在37℃保温2h而不是100℃加热。一般说来,两种处理的效果都一样。但如蛋白质样品中混有少量蛋白水解酶,37℃处理就会引起样品水解,使测定失败,而100℃加热3min一般都能使蛋白酶失活,得到满意的结果。也有少数例外的情况,需要采用特殊的样品处理方法。 * (1)电泳第一步制备凝胶板,首先安装模具,洗净玻璃板,将长、短玻璃板分别插到凵形硅橡框的凹形槽中,注意勿用手接触灌胶面的玻璃。 (2)将混合后的分离胶溶液,用细长头的滴管加至长、短玻璃板间的窄缝内,加胶高度距样品模板梳齿下缘约1 cm。 (3)用1 mL注射器在凝胶表面沿短玻璃板边缘轻轻加一层重蒸水(约3–4 mm),用于隔绝空气,使胶面平整。 约30-60 min凝胶完全聚合,则可看到水与凝固(4)倒去分离胶表面的蒸馏水,将混合均匀后的浓缩胶溶液,用细长头的滴管加到长、短玻璃板的窄缝内(即分离胶上方),距短玻璃上缘0.5 cm处,轻轻加入样品槽模板。 (5)静置10 min左右,上胶即可聚合,再放置10-20 min,制胶完成。安装模具后入电泳装置,加入电极缓冲液,使液面没过短玻璃板约0.5 cm,轻轻取出样品槽模板,即可加样。 * 2. 加样 用电泳缓冲液冲洗加样孔,用微量注射器按顺序向凝胶板中加样,每孔加一种样品,各加20μl(含蛋白质10μg),同时加入标准蛋白质marker。多余的加样孔用等量的1X上样缓冲液补足。 3. 电泳 加样完毕,正确连接电泳槽及电泳仪, 打开直流稳压电源(负极接上槽,正级接下槽,事先接好),将电流调至每管8mA。保持电流强度不变,待溴酚蓝染料迁移至距下口约1cm处,停止电泳。约需1.5~2.0h。 * 4.染色与脱色:电泳结束后,取下凝胶模,卸下硅胶框,用不锈钢药铲或镊子撬开短玻璃板,撬时最好在流水下边冲边撬,防止损坏短玻璃板的边角。从凝胶板上切下一角作为加样标记; 加入特定的染色液染色1-2 h,再用相应的脱色液脱色,直至蛋白质区带清晰,即可计算相对迁移率。 * 剥胶时如图所示,用不锈钢药铲或镊子撬开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