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科学课件 第四章
第四章 土壤环境 土壤是地球生物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三相在土壤中的比例分配 按容积计分 在较理想的土壤中: 不同土壤,其机械组成各不相同,根据土壤中各种粒级的重量百分数组成,可把土壤分为若干类: 阳离子交换量:指一定pH时,100g土壤所含有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数,表示土壤的交换反应能力。 阳离子交换能力排序: 一般特点:价数越大,体积越大,水合半径越小,交换能越大。 盐基离子: 较高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的土壤有利于养分的保存和积累;对于重金属的轻度污染也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影响土壤氧化–––还原作用因素有: ①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电位升高;pH降低–––氧体系; ②土壤有机质状况,有机质嫌气条件下分解,形成大量还原性物质(浸水)Eh下降; ③土壤无机物状况,还原性无机物多,还原作用强,反之亦然。 b.阴离子交换:土壤胶体主要带负电荷,但在酸性土壤中, 也有带正电荷胶体,所 以可进行阴离子交换。 常见的阴离子吸附交换能力强弱可分为: a易被土壤吸收同时产生化学固定作用的阴离子: b难被土壤吸收的阴离子: C介于上面两类之间: 总的阴离子被吸附顺序: 三 、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一) 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pH值 微 生 物 活 动 有 机 物 分 解 营养元素释放 元素的迁移 1.土壤酸度 (1) 活性酸度:由土壤溶液游离的 H+ 所引起的, 酸度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的[H+ ]。 土壤酸碱度 强酸性(pH5.0) 酸性(pH5.0-6.5) 碱性(pH7.5-8.5) 中性(pH6.5-7.5) 强碱性(pH8.5) (2) 潜在酸度:土壤胶体吸附的H+及Al+水解所 引起的。 (3)交换酸:过量的盐类与土壤胶体发生交换 将H+及Al3+交换转入溶液所表现 的酸度。 (4)水解酸:用弱酸强 碱盐溶液处理土壤 时,交换的H+所表 现出的酸性。 2.土壤碱度 土壤中的Na2CO3、NaHCO3、CaCO3 以及胶体上交换 性的Na+水解后,使土壤显碱性。 碱 土 种 类 弱碱化土(5~10%) 中碱化土(10~15%) 强碱化土(15~20%) 碱土(20%) 交换性Na+占交换量的百分数叫碱化度 通常应用碱化度划分土壤碱土的种类 3.土壤酸碱性对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当pH7~8.5范围内,Ca2+、Mg2+有效性最大。 土壤中的N、P、K、S、Ca、Mg、Fe及其他微量元 素的有效性受土壤酸碱度变化的影响,即pH值影响。 Fe3+、Fe2+、Mn2+、Cu2+、Zn2+等在微酸性中易溶解,在pH5时,Fe3+溶解度更大,而Mn2+、Cu2+、Zn2+有效性减少,可造成Mn2+、Cu2+、Zn2+的缺乏。 4.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土壤中有很多有机和无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因此,使土壤具有氧化-还原的特性。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两大体系。 (1)无机体系中有: 氧体系、铁体系、锰体系、硫体系、氢体系 (2)有机体系中有: a: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机物 b: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c:根系分泌物 d: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机酸、酚醛、糖类 * 提供陆生植物所需的营养源和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能量交换的场所。 土 壤 土壤—植物—动物系统是输送太阳能的重要传递者 土壤在生物生长繁育中的作用 1、营养库的作用 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3、雨水涵养作用 4、生物支持作用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目前的土壤环境问题 1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改变了影 响土壤发育的生态环境,使土壤本身受到破坏—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贫瘠化。 2 、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实现,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杀虫剂等,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土壤严重。 一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它的组成包括: 1.固相-矿物质与有机质 2.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 3.气相-土壤空气 矿物质约占:38~45% 土壤孔隙约占:50% 有机质约占:5~12% 按重量分: 余下为土壤孔隙:包括水分+空气 有机质约占:1~10% 矿物质约占:90~9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保空调噪音处理方法.pptx
- 环保能源技术动态09-05.doc
- 环境经济学7环境质量的效益评价技术-北师大程红光.ppt
- 环境工程电工电子--第二章.ppt
- 环境信息的传递.ppt
- 环湖雅居水泥稳定层专项方案.doc
- 环烷酸腐蚀.doc
- 现今红木家具受青睐原因解析.pptx
- 环境微生物学第七章1节微生物的生长.ppt
- 现代DSP设计流程概述.ppt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