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行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银行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2 年第 3 期 广  东  银  行  研  究 林准祥 (香港大学历史系)   内容提要 : 中国境 内第一家外国银行 , 以往学术界一致认为是鸦片战争以后的 1845 年进入中国的英商丽如银行 。本文从新发现的 1819 年广东一家外商银行发行的 银票 ,对前此一致的看法提出质疑 。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首先从银票印刷的技 术方面 ,鉴定银票之真实 ,并非伪造 ;其次列举四个可能的银票发行者 ,一一加以辨析 , 然后认定是东印度公司以外的私商 ,即经营东印度 ———中国贸易的帕栖商人 。最后提 出外国在华银行发展的四个阶段 。文章论证谨严 ,资料充实 。全部内容 ,在国内尚属 首例 。 关键词 :东印度公司  代理行号  港脚商人  帕栖商人 一 、引言 对于近代中国外商银行业的起源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是从 1845 年进入香港的丽如银行 ( ) ( ) Oriental Bank 开始的。自从 1977 年嘉庆朝“广东银行”Canton Bank 的发现 ,外商银行始于鸦 片战争以后之说便受到质疑 。这个新的发现对外商在华银行的最初历程 ,值得深入探讨 。 “广东银行”的发现 ,缘于“广东银行”银票的发现 。这个银票首先发表于前香港钱币研究 会会长毛景安先生于 1977 年出版的《中国纸币史》中 ,这是 目前唯一的一张发行过的银票票样 (参阅附图一) ①。根据毛先生的看法 ,此票是由一家有外商资本的小型钱庄签发 。票的印制 是由英国一家小型印刷厂办理 ,并不是出自印钞厂 。由此他推论此票应为一张钱庄的钱票 (Cash Order) ②。其后还有人推测此票为外商使用之汇票 ,认为其性质和山西票号的汇票接近 , ③ 但对此票的出处没有作出解答 。此票由发现至今已有 25 年之久 ,但它的历史背景仍然是一 个谜 ,有必要作出深入的研究 。 本文对此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一些具体的探讨 :一是从印刷的技术方面对银票本身的真伪 作比较细致的鉴定 ,二是从银票发行的历史背景方面 ,对“广东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作一个比 较合乎实际的分析 。 ① 毛景安著 : 《中国纸币史》History of Chinese Paper Currency , Vol . II ;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banknotes issued by occidental banks in China , 1845 —1973 AD ”. , Hong Kong : 1977 . ② 同上 ,27 —28 页 。 ③ 柏文著 : 《百草集》第一册 , 星嘉坡钱币学会 1999 ,第 132 —133 页 ;俞鸿昌著 : 《Canton Bank 银票》, 《亚洲钱币》, 1998 年第 2 期 ,第 72 —74 页 。 ·43 · 二 、银票印刷技术的鉴定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 ,也就是中国的嘉庆年间 ,英国伦敦 曾出现大量伪造钞票 ,英格兰 ( ) 银行 Bank of England 在英国本土发现的伪钞总值 由 1801 年的9 700英镑急增至 1817 年的 37 000多英镑 。伪钞的激增据信是法国拿破仑在英法战争期间曾大量印制英镑伪钞 ,使其流 ① 入英国本土 , 以图扰乱英国的金融 。由于伪钞的盛行 ,故对此时在英国印制的“广东银行”银 票 ,必须作出严谨的技术鉴定 , 以证实其真确无误 。 自从毛景安先生发表此票后 ,市面上又陆续寻找到另外两张票面相同但没有发行的样票 。 它的印刷样式和大小尺码与毛先生出示的样票完全相同。其中一张没有水印 ,另一张的水印 特征与毛先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