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中美人,镜中花
诗中美人,镜中花
——《唐诗三百首》之读书报告
动医123班 强悦
时光的洪流倾泻而下,华夏的诗歌灿若繁星。我只取一瓢饮,看豪迈的人写美丽的诗。从字里行间体会诗人的生活更迭,触摸时代的脉搏。透过豪迈的杜甫、洒脱的李白、惬意的王维笔下的美人们,更加贴近他们的所思所行,理解那些久远的时光被赋予的政治意义。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有诗圣之称的杜甫,曾今就作下一首被赞为“咏昭君之绝唱”的诗——《咏怀古迹(其三)》。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感受王昭君,感受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是借这首诗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抒发自己的情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首两句交代了昭君村的所在的地方。昭君村大概在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附近,而此时杜甫身在三峡西头的白帝城。远隔数百里,诗人原本是望不到昭君村的。但诗人发挥其想象力,由近及远,勾画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起壮烈的图景。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但是下句笔锋回转,落到了小小的昭君村上,由此形成了一个鲜明而有趣的对比。至于为何诗人在开头两句要这样布局,全诗分析后才可以知道。接下来两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才写王昭君本人,仅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来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的《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不过,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汗之心,笔下有神。”不过有神的还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局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联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千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在塞外,“青冢”、“黄昏”便营造出了凄惨悲凉的氛围。昏黄的天幕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沙漠,吞噬了所有的景物,唯有那突兀的青冢,倔强地孤立于天地间。沉重感、肃穆感油然而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加国之情。意思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百步。“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识昭君,实际上根本不识昭君,所以造就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后一句“环珮空归月夜魂”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哺育她的父母之邦。最后两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琵琶本来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登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难舍难分了。
整首诗表达了昭君的怨恨,可是这不仅是对其身世的怨恨,而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话又回到本诗的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雄浑的诗句该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而现在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不大合适。而吴瞻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昭君虽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家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为什么不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呢?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怨恨之情时,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漂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他虽身处夔州,距离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地方。杜甫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杜甫笔下的美人是具有英雄气节的,那么另外两位诗人笔下的美人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近田园诗人王维笔下的西施与诗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