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 C/N比大约在10~12之间。 (2) 化学元素组成 碳 52%~58% 氧 34%~39% 氢 3.3%~4.8% 氮 3.7%~4.1% 尚有P和S 腐殖物质 60%~80% 非腐殖物质 20%~40% (3) 化合物组成 常见的化合物有: 糖类、有机酸、醛、醇、酮 纤维素、半纤维素 木质素 脂类(脂肪、蜡脂、单宁、树脂) 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决定土壤颜色的主要物质有以下几种: ??? 腐殖质:含量多时呈黑色,少时呈暗灰色。 氧化铁:多为含水氧化铁,如褐铁矿和针铁矿等使呈铁锈色和黄色。 石英、斜长石、方解石、高岭石、二氧化硅粉末,碳酸钙粉末等,使呈白色。 氧化亚铁:在沼泽土、潜育土中,使土壤具有蓝色或青灰色。 土壤的物理性状也会影响颜色,如越湿颜色越深,越细颜色越浅,光越强颜色越浅。 2、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及其表现出的土壤砂黏性质。 是影响土壤肥力和耕作性的基本因素。 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性三级含量,参考砾石含量、土壤可划分为三大质地类型、即沙土类、壤土类和黏土类 质地 质地名称 颗粒组成(%)(粒径:mm) 砂粒1-0.05 粗粉粒0.05-0.01 粘粒0.01 砂土 粗砂土 70 -- 30 细砂土 60-70 -- 面砂土 50-60 -- 壤土 砂粉土 20 40 粉土 20 粉壤土 20 40 黏壤土 20 砂壤土 50 ? 30 黏土 粉黏土 -- 30-35 壤黏土 -- 35-40 黏土 -- 40 土壤质地与肥力 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的关系 肥力性状 砂土 壤土 黏土 保持养分能力 小 中等 大 供给养分能力 小 中等 大 保持水分能力 小 中等 大 有效水分含量 少 多 中-少 土壤质地简易检测法 砂土 砂壤土 壤土 粉壤土 黏壤土 黏土 能见到或感觉到单个砂粒,干时抓在手中,稍松开后即散落;湿润时可握成团,但一碰即散。 干时手握成团,但极易散落;湿时握成团后,用手小心拿不会散开。 干时手握成团,用手小心拿不回散开;湿时手握成团后,一般性触动不会散。 干时成块,但易弄碎;湿时成团或为塑性胶泥。湿时以拇指与食指撮捻不成条,呈断裂状。 湿土可用拇指与食指撮捻成条,但往往受不住自身重量。 干时常为坚硬的土块,湿时极可塑,通常有粘着性,手指间撮捻成长的可塑土条。 3、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即土壤固体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 根据土壤的结构形状和大小可归纳为块状,核状,柱状,片状,微团聚体及单粒结构等。 土壤的结构状况对土壤肥力的高低、微生物的活动以及耕作性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4、土壤湿度 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土壤肥力因素。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在野外将土壤湿度分为:干,潮,湿,重湿,极湿等。 5、土壤新生体 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新物质(物质重新淋溶沉淀的生成物)。 新生体包括化学起源和生物起源两种。 新生体是判断土壤性质,土壤组成和发生过程等非常重要的特征。例如,盐结皮和盐霜,表示土壤中有可溶性盐类的存在。锈斑和铁结核是近代或过去,在水影响下产生于干湿交替的特征。 四、土壤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质 原生矿物 硅酸盐矿物、铝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类矿物。 硅酸盐矿物型 孔雀石,蛇纹石,石英砂,阳起石 铝硅酸盐矿物 沸石,水晶 氧化物类矿物 、硫化物和磷酸盐类矿物 磁铁矿,绿松石,雄黄 次生矿物 蒙脱石类,伊利石类,高岭石类 高岭石 (3)土壤矿物主要元素组成 土壤中元素很多,植物必需的主要有16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土壤里相对含量较少,农作物吸收利用较多的氮、磷、钾,叫做大量元素; 第二类是土壤含量相对较多,农作物需要却较少,像钙、镁、硫等,叫做中量元素; 第三类是土壤里含量很少,农作物需要的也很少,主要是铜、铁、锌、硼、锰、钼、氯等,叫做微量元素。 土壤中包含的这些营养元素,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当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供应不足时,就要靠施肥来补充,以达到土壤供肥和农作物需肥的平衡。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 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 1、土壤有机质包括2大类: (1)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2)有机残 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