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北京市出口贸易影响实证地分析.pdf
第l章缔论
采取的对策等,还有论文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产品和T盯的两面性等问题进行了分
析。专著也多围绕TBT对我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来展开。
关于TBT的框架和特点,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比较全面和透彻。雷国
J。
本(2004)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TBT的定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比较全面【l
李克辛(2004)认为TBT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合理性、复杂性、灵活性和影响
大等特点,概括的具体并且全面o3。韩可卫(2004)认为TBT在不断的发展过程
中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比如形态各异,形式多样,涵盏广泛,波及、仿效和扩
散效应明显,环保因素更加突出,延伸至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等。
关于TBT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国内学者选择了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何金
旗和喻丽(2005)从TBT对出口额、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水平等方面入手分析了
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有部分学者针对特定地区的TBT体系及其影响进行了分
析,陈淑梅(2004)从欧盟技术标准的形成、对区内外的影响以及其对我国的启
示三个方面分析了欧盟的TBT。李树(2003)认为美国已经成为我国遭遇TBT最
多的国家,我国企业应该从实施可持续出口战略、与美国进行经济交流、通过对
外投资绕开TBT、并构筑自己的国际贸易壁垒体系等方面着手应对TBT。张秀娥
(2005)则对日本的TBT特点和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日本
为了保护其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制定了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不仅影响了我国
出口贸易的扩大,而且严重影响了中臼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从根
源上查找原因,制定出我国对外贸易跨越日本TBT的良策。关于国内各省市遭遇
TBT的情况和应对策略等,主要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比较充分,对经济欠发
达地区的情况研究较少。对发达地区的研究主要包括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和
湖北省等省份。黄树辉(2006)认为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作技术,三流企
业做市场一标准成为技术的核心制高点。广东省从茶叶到大葱,从D、rD到数码相
机,再从数字电视到3G,“TBT之灾”让广东省企业屡遭“标准之痛”。于是,广
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东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与防护体系建设“十一五”
规划》。1。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了政策的先行程度。郑有国(2005)分析了福建
省水果生产和加工的区域优势,同时针对主要发达国家对水果进口设置的严格的
卫生检疫要求,提出扩大福建省水果出口的相应对策。郦瞻和谭福河(2005)通
过分析浙江省农产品、纺织服装行业、机电产品和轻工产品遭受TBT的情况,提
出了浙江省企业应对TBT的对策。王斌义(2005)通过分析湖北省农产品遭遇
我国传统优势产品频繁碰壁,出口屡屡受阻;苛刻的标准使市场准入门槛抬高,
[1]雷国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2):37—40
[2]李克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及应对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2004,(10);59—6l
[3]黄树辉.暗战TBT,广东外贸胜算几何?[J].大经贸.2006,(3):34_37
3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危及出口市场的拓展;各种标准纷繁复杂,使企业难以是从;TBT增加了企业出
口成本,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多米诺连锁效应引发效仿,使TBT波及领域宽泛,
防不胜防。刘卫国、郑策、孙会(2004)从市场准入和产品竞争力两个方面阐述
了TBT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关于遭遇TBT的原因,国内学者主要是从自身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
析。陈兵、李晶(2003)从内外两个角度来分析,分析得比较全面、客观。从外
部来看,各国希望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的逐渐重视;
技术革新运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技术标准的提高、认证体系的革
新;基于历史原因使我国经济技术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造成对我
国经济技术发展的压抑性等,这些都是我国企业遭遇TBT的外部原因。从内部来
看,我国政府和企业自身对产品的环保、质量标准等问题重视不够:企业由于传
统的原因所造成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相对于发达国
家仍比较落后的原因,企业缺乏相关的国际认证意识,相关的行政管理工作也相
对落后;不能合理利用《TBT协议》所规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