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子的讨论.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面子的讨论

关于中国人面子观的探讨唐乐(2010300040193)摘 要:中国人的面子观有着深刻复杂的内涵,其特征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要理解中国人面子观和面子行为的特征,必须结合上述多种理论,并结合实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本文认为,中国人面子观的特征表现为:1.根植于传统文化建构的社会心理;2.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并表现得尤其明显;3.具有情境性和可变性。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人的面子观,既可以成为个体甚至群体行为的内在约束,作为推动人和群体遵守或者迎合某种社会契约或社会规范的因素,也可能助长个体或群体为追求来自社会的更高认同或者他人的艳羡,盲目地追求“倍有面子”,为“形式主义”“面子消费”等现象提供存在的基础。关键词:中国人 特征 综述 面子观一、什么是面子?在中国,面子曾经是“中国精神的纲领”[1]。林语堂先生更将面子、命运、恩典称作统治中国的三大女神,而在这三者之中,面子作为世俗社会中使用频繁的本土化概念,所占势力最大。在世俗社会中,面子现象与面子行为俯拾皆是且极为复杂、微妙,而面子就是潜藏于其背后并致使其复杂、微妙的“无形的手”。100 多年前,美国基督教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写著一本《中国人的性格》,以自己在中国22 年的生活经历,对中国人的性格进行了刻画。此书在西方产生巨大影响。书中,他将中国人的性格归纳为20 多种特征,其中第一个特征就是“保全面子”[2]。不过,他自己也承认“并不构成一幅中国民众的肖像图”,最多也不过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炭笔对中国民众的某些特性所作的简略素描”。相比之下,林语堂先生对面子进行了更为生动的描绘与细致的分析,比如在《脸与法制》一文中,他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注重国民性的鲁迅先生对“面子”也有诸多精彩的论述。然而他们却同样回避了给面子下定义。目前,胡先缙、金耀基、何有晖、翟学伟等人对面子的界定,影响较大并具有代表性。胡先缙认为:“脸是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面子是人从社会成就而拥有的声望,是社会对人看得见的成就的承认。”[3]金耀基把“面子”分为社会性的“面”和道德性的“面”,他认为:社会性的“面”是“依个人在社会阶梯上所占据的身份地位而决定的声望”,由社会赋予并可由社会收回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社会性的“面”,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没有社会性的“面”;道德性的“面”是“团体对一个具有道德声誉的人的尊敬”,是人人可拥有的,至少有普遍拥有的潜能。[4]何有晖认为:面子是个人由于地位和贡献而从他人那里获取到的尊重和顺从。面子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本土概念,西方心理学的许多概念可以与“面子”进行类比,但不足以全面地描绘和界定“面子”的全部内涵。翟学伟认为:面子是一种由于个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类型而导致的能不能被他人看得起的心理和行为;中国人所谓的面子在起源上既同“脸”、“面目”、“颜”等用语密切相关,也可引申为“光”、“气”、“丑”等义,这类用语指一个体在其社会交往圈内所展示的形象类型及其程度,这种类型及其程度受儒家道德和日常礼仪标准的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可以搭配成“要脸”、“争脸(争光、争气)”、“丢脸(丢丑)”、“无脸见人”、“厚颜无耻”、“不要脸”等。这就说明,当一个体在他所表现的形象上达到了道德或礼的规范标准时,他就会被与他交往的人看得起,受到尊敬、赞誉或特别优待;反之则被瞧不起,遭到冷落或被唾弃,这就是所谓的有没有面子。面子是一种由于个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类型而导致的能不能被他人看得起的心理和行为。而当一个人一旦在社会交往中具有了脸面上正面的被评价性,也就发展出了他的人情和关系。如,当我们说“看在我的面子上”时,就等于说“我和你有这份情”,或“你不会不买我的账”。[5] 西方学者虽然没有专门对中国人的面子进行探讨,但西方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和社会行动理论提及“面子”相关的社会理论和分析有一些就比较接近于中国人的“面子”观。如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提出的“镜中我”理论、乔治·米德(G.H.Mead)的“角色扮演”理论以及戈夫曼(E.Goffman)的社会“戏剧理论”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在作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3)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像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而乔治·米德(G.H.Mead)的“角色扮演”理论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