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三课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docVIP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三课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教案:第三课第四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项目 内容 课题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⑴ 了解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⑵ 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教学重、 难点 ⑴ 了解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⑵ 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教学 方法 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嘲讽错别字的诗:(见课本P57 二) 二、什么是错别字 1. 错字“百出”: ⑴ 乱造简化字; ⑵ 滥用外文字;[来源:学科网ZXXK] ⑶ 生造网络字; ⑷ 滥用繁体字。 2. 概括“错字”与“别字”的区别:(见课本P55 ) 所谓“错字”,就是笔画、部件有误,是社会上不存在、字典里没有的字。 所谓“别字”也叫“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例如把“安排”写“按排”,把“提纲”写成“题纲”。 三、出错原因及辨别方法 1.因字形相似而误。 如“盲”与“肓”,“沏”与“彻”,“沓”与“杳”,“缀”与“ 辍”,“徙”与“徒”,“炙”与“灸”,“侯”与“候”等。 【辨别方法】:辨别这类错别字,一般说来,只要从读音入手,都可以比较轻松地辨别出来。 2.因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误。 如“装帧”误作“装祯”,“辩驳”误作“辨驳”,“插科打诨”误作 “插科打浑”等等。 【辨别方法】:这类错别字由于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这类字应该从形旁(义符)来分析,也就是说从意义上来判断。 如“装帧”一词的意思是指书画作品或书刊的装饰设计,“帧”指 的是字画的幅,应从“巾”旁。“辩驳”一词意思是争辩驳斥,与人争辩,驳斥对方应该是用言辞,所以应从“讠”旁。“插科打诨”一词来自我国古代戏曲艺术,意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穿插一些滑稽的动作或台词来引观众发笑,“科”是表演动作的用语,“诨”应指演员戏谑之语,理当从“讠”,而“浑”从“氵”,有污浊不清之意,与“插科打诨”一词的意义显然没有干系。 偏旁是很重要的识别错别字的方式,因为在中国的汉字中,形声字占了很大的比重,根据表意的那个偏旁,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个字的含义。如“亻”多和人有关,“彳”与行走、道路有关(循、径、徐),“彳亍”和街道有关(衙、衢、衔),“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灬”(火)和火有关,“礻”和祭祀神灵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王”一般与宝玉有关,“目”一般与看有关,“日”则与太阳、温暖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页”和头部有关(颠、颊、题),“厂”(广、宀)和房屋有关(厦、庐、宅、家)。 3.因音同或音近而误。 如 “诬陷”误作“污陷”,“耽搁”误作 “担搁”,“徇私”误作“殉私”等等。 【辨别方式】:这类错别字的辨别也主要是从词义的角度入手。 “诬陷”意思是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诬”侧重于捏造之意,而“污”字则侧重于脏的意思,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耽搁”一词中“耽”的意思是延误,延迟,而“担”则是用肩挑之意,也不可混淆。“徇私”意为为了个人私利而做不合法之事,“徇”从“彳”,是依从之意,而“殉”字从“歹”,是因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某种理想而牺牲生命的意思,与为了个人私利扯不上关系。 4.因义同或义近而误。 如“照相”误作“照像”,而“画像”“摄像”误作“画相”“摄相”,“销声匿迹”不能写作“消声匿迹”,“丰富多彩”误作“丰富多采”。 【辨别方式】:这类字读音相似,意义也相近。它们之间不能混写的主要原因是约定俗成,我们只能单纯依靠记忆的方式,这类字并不多,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 四、链接高考 1. 考纲解读 2011安徽《考试说明》对“错别字”的测试要求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A级。主要考查汉字的规范书写,要求不写错字、别字。写规范的汉字,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高考除了在语言知识题考识记汉字字形外,在作文中汉字的规范书写也是评分的一个标准。 2. 高考规律 ⑴ 考查的形式一直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赋分3分。但在作文中考查的分量加重了,每错1字扣1分(重复不计),有的地区规定扣满10分为止,有的地区则规定“上不封顶”。 ⑵ 考察以形声字为主,主要由于形旁没有正确辨认而带来使用上的错误。同音误读、形近误写,与我们平时使用汉字时马虎、满足于一知半解有关。 ⑶ 考察范围是现代常见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很多字在平时的练习中反复出现过,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这道题应该不是很难。 ⑷ 本考点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正确书写汉字,包括不写错字、别字,不写繁体字、非规范的简化字。当然,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 ⑸ 考查的题型主要有四种:选出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有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选出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3. 常见解题方法 ⑴ 音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