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而推断词义
课堂迁移训练 : 1:选出加粗词语古今义不同的一项 ①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②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③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④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 ⑤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A.①⑤ B.②⑤ C.①② D.②③ 2: 选出下列句中“使”意义相同的两项 A.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B.会使辙交驰 C.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驰将惜不得 3: 辨识各组句中加粗词,选出词义不同的项( )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毕礼而归之/秦王竟酒 4: 选出加粗的方位词中表示尊贵的一项() A.位在廉颇之右 B.北面而事之 D.准左名都,竹西佳处 D.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5: 选出加粗词词义与在语句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的一项(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D.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6: 辨识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词义和用法 A.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 B.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C.火尚足以明也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①名词用作动词的是 ( ) ②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是 ( ) (7): 选出与“草行露宿”不同类的一项() A.草长莺飞 B.北构西折 C.云集响应 D.猱进鸷击 8:选出加粗词与“苦其心志”的“苦”用法相同的一组( )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 ⑤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⑥天下苦秦久矣 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⑧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A.①②⑥⑦ B.①④⑤⑧ C.②③④⑧ D.②④⑥⑦ 9: 选出与“草菅人命”同类的一项 A.左右欲刃相如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D.相如奉璧西入秦 10: 理解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和结构,完成后面的分类 A.文赢请三帅 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C.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D.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①第一次应排除的一项是 ( ) ②第二次应排除的一项是 ( ) 11.指出下列句中划线部分翻译不恰当的一项 A.惠子相梁(《庄子·秋水》) 相梁:做魏国的国相。 B.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之战》)哀吾丧:为我们的国丧致哀。 C.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史记·准阴侯列传》) 死人之事:死于别人的事上 D.项梁涉准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汉书·黥布传》) 冠军:为众军之最。 *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示例 江苏上冈高级中学 吴寅虎 学习目标 掌握分析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意义的技巧,培养迁移、推断能力。 学习重点 通过语境分析推断实词的含义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积累,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只有二者巧妙结合,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 解题原则说明 字形推断法 结构分析法 邻字帮助法 成语对应法 联想推断法 语境推断法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课 堂 练 习 结束本课 实战演练 B (B)、(D) C A C (A C) A B B D A c 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解释 示例 语境推断法:(“因文定义”法)语境 可分为内部和外部语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 义可借助这些语境来推断。 A,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A句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中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推断为“记载”之义。 B句中联系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就可推断出“人事”就是“人的作用、人的主观努力”之义。 例:(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