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2.ppt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2.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2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文学常识积累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特定含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统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理解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 “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 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天地之间 一声幽叹 不思量 自难忘 离居终老之苦,黯然之情令人销魂!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怎样理解这种行为?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 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 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