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2.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概论2

《教育学概论》 一、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含义、功能等)(第1-3章) 二、教育为什么(教育目的等)(第4章) 三、由谁来办教育(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等) 四、由谁来教(教师)(第5章) 五、教给谁(学生)(第5章) 六、教什么(课程)(第6章) 七、怎样教(教学原则、方法等)(第7章) 八、教的怎么样(教育教学评价等)(第9章) 九、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工作(第8章) 十、怎样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研究)(第10章) 第二讲 教育是什么 一、教育的含义 (一)从教育的词源看 甲骨文中的教育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英语、法语、德语中的“教育”一词,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该名词是由动词“educere” 转换来的,其前缀“e”有“出”的意味,词根“ducare”的意思是“引导”,合为“引出”。 一、教育的含义 (二)从教育的起源看 需要起源论 基本主张: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 代表人物:杨贤江等。 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叶澜教授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不是生产劳动,尽管人类社会最初的交往活动大量是在劳动中进行,但我们依然不取生产劳动为教育的形态起源。因为在生产劳动中,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是“物”,不论是制造工具的劳动,还是生产物质的劳动,都是如此。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借助于人自己创造的工具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关系方式,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方式,因此,它不可能成为以人对人身心的影响为直接目标的教育的形态起源。 教育的形态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总是由双方组成,交往总包含着内容,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媒体,由此可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具备了教育所必须的基本要素。自然,交往并不就是教育,但它蕴含着产生教育的要素,当交往的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才转化为教育。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交往”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一、教育的含义 (三)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 广义的理解: (1)美利坚百科全书《教育》条中写道:“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2)我国80年代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以概括的方式得到表达:“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理解: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叶澜教授在其《教育概论》中,对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黄济先生在其论文中指出:“从无数的定义和不尽的争论中,可否给教育下这样一个定义呢?‘教育是培养人的各种社会活动’,或者说‘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终结论争的终结 这应是教育本质问题认识的终结。但是,这个终结只是认识理念上的终结,它不可能带来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关于教育本质问题论争的终结。 静态的看,教育本质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没有价值规范的判断,是价值中立的。但是,动态的看,人类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会有“现象”、“功能”、“外部联系”等不同路径;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会有不同纬度和角度;对教育本质的表达会有不同的立场和价值取向。所有这一切,看似纷繁复杂,但都是围绕“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在做文章,都是把自己的认识路径、理解纬度、表达立场依附于这一本质。 具体说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深化和细化理解。遵循分析与综合的思路,教育本质至少可以细化为四个方面深化理解,即“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是实践活动”;“教育是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教育是培养人的”。那么,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如何培养人,教育为谁培养人呢?其次,“教育是实践活动”。那么,教育是谁的实践活动,教育进行着怎样的实践活动(物质抑或精神),教育通过什么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呢?再次,“教育是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教育是什么样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通过什么方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对教育活动的特别要求是怎样体现的呢?最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